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观点评论 » 正文

环保部长周生贤:开宝马喝污水是对现代化讽刺

发布时间:2011年12月28日 来源:中国网

....

  专家们研究发现,与20世纪60年代相比,近年来,我国东南地区几乎所有区域的能见度都有大幅度下降。能见度下降,意味着灰霾天气的严重程度在加剧。


  关于要不要监测PM2.5,早先在业界是有过争论的。反对一方的理由是,按照目前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全国80%的城市空气质量都能达到二级标准,一旦加入PM2.5,那么现在达标的城市,可能大部分达不了标。支持的一方认为,标准的制定应该实事求是,要以是不是有利于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为出发点,不能掩耳盗铃。


  事实上,确实是民众的关注加速了PM2.5监测时间表的出台。因为至少在今年9月,环保部的官方口径还是,“十二五”期间,鼓励环保模范城主动开展对PM2.5的监测。


  另一个佐证是,环保部今年曾两次就修改《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向社会征求意见,而第一次征求意见时,PM2.5指标还放在标准的附录中。这意味着,PM2.5还只是供地方政府参考的标准。而到了11月16日第二次征求意见时,PM2.5已经进入标准的正文。


  在公布PM2.5监测时间表的同时,周生贤说,环保部秉持的观点是,不能监测数据喜气洋洋,老百姓怨声载道。他也告诫各地的环保官员,对监测PM2.5带来的变化要理性对待。


  缉拿PM2.5才刚开头


  对空气保卫战已经获胜的说法,环保部华北督查中心主任熊跃辉并不认同,在他看来,监测PM2.5只意味着,对PM2.5的管控才刚刚开始。监测指标的修改只是有助于改变监测数据与百姓感受“两张皮”的情况,要想真正让老百姓呼吸上干净的空气,还得大力减排产生PM2.5的元凶——汽车尾气、火电厂排放的氮氧化物等等。


  事实上,监测技术并不是最大的障碍。从2007年起,环保部已经在9个城市进行PM2.5监测的试点,从现有经验来看,只要资金到位,再配备相应的技术人员,要给PM2.5做体检不难。


  “但关键是,体检完了以后,如何开药方?”在12月21日举行的全国环保工作会议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


  在安排PM2.5监测表的同时,环保部也正在拟定PM2.5的达标限值。目前的方案是,将PM2.5年和24小时平均浓度限值分别定为0.035毫克/立方米和0.075毫克/立方米,这组数值低于美国标准,但与世界卫生组织的指导值相当。


  环保部拟于2016年开始执行这组达标限值。这意味着,从2016年开始,PM2.5达到上述数值时,一座城市的空气质量才算达到二级标准。简单来说,也就是PM2.5达到这组标准了,才可以称得上是达到蓝天标准。而2016年之前,环保部鼓励有条件的城市率先执行这套“蓝天”评价方案。


  也有人提出异议,认为要等到2016年才执行带有PM2.5限值的蓝天标准,是不是等待的时间太长?


  专家介绍说,1970年美国通过《清洁空气法》时就制定了PM10的排放限值,但是直到2006年才真正执行PM2.5的排放限值,说明对PM2.5的控制并不能简单地一蹴而就。另外,目前除了美国外,也仅有澳大利亚、新西兰、印度、日本、加拿大等国家颁布了PM2.5限值。与其在数字上做文章,不如实事求是,踏踏实实地减排,因为与PM2.5相关的减排确实是块硬骨头。


  环保部有关负责人此前接受媒体采访时曾指出,从9个已经进行PM2.5监测试点城市的情况来看,2010年各试点城市发生灰霾天数占全年天数的比例介于20.5%至52.3%之间,以世界卫生组织的PM2.5指导值进行评价,各试点监测点位的PM2.5超标天数占全部监测天数的比例在1.9%至48.9%之间。也就是说,污染最严重的城市,差不多有半年的时间PM2.5都是超标的。

3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