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观点评论 » 正文

应战新能源重复建设 中国需要新思维需辨证施治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12日 来源:上海证券报

....

  事实上,就在调控令出台后不久,天津港透出的一项数据显示,今年1到9月该港进口的多晶硅比去年同期猛增了88.8%。这暗示了国内的多晶硅需求量还远未被充分满足。更何况,业界对近年来各地鼓吹的多晶硅产能规模多有怀疑,认为其中水分不小,以此判断多晶硅过剩会否有误读之虞?


  其次,新能源的技术革命也存在着诸多变数。例如,业内预期晶体硅电池的转换率在最近几年可从17%提高到20%,如采用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之后,这一效率甚至可提高到30-50%。


  而太阳能电池的转换率每提高一个百分点,其成本将下降7%。试想,一旦未来光伏领域出现突破性的技术革新,其成本大幅下降至与火电同价甚至低于火电成本,由此所激活的市场容量将是“无限大”。届时,今日强抑之产能会否又成明日发展之瓶颈?


  最后,新能源还具有不容忽视的战略价值,其可能成为未来全球分工大重组的关键砝码。有迹象显示,美国可能借本轮新能源革命完成一个新的能量通货体系的构建,后者将改造美国的能源需求和整个生产体系,引发电力、IT、建筑、汽车、新材料、通信等多个产业的重大变革和深度裂变。


  显然,上述这些特性都不是钢铁、水泥等传统产业所具备的,也决定了新能源未来必将走出一条与传统产业截然不同的发展轨迹。在这种情况下,有必要对新能源“量体裁衣”,更针对性地定制调控方案和目标——例如,先公布产业规划和行业标准,再据此决定调控的进度。


  另一方面,还有必要对新能源产业中两种不同的“重复建设”加以区分。就市场经济而言,市场上只有一个主体那是垄断,一个以上才是竞争,而一个以上也就是重复。显然,重复建设本身是市场竞争的产物,即所谓的“市场性重复建设”。


  但在中国,由于受GDP驱动,政府还会动用财政或通过其直接控制的国有企业,进行重复性投资。这种“行政性重复建设”才是真正致命的,也是最需要调控的。


  从此次被点名的两大新能源产业来看,上述两种不同的“重复建设”都同时并存,如果不加区别一概棒杀,会否也同时扼杀了市场竞争的因子,给利益集团的垄断埋下隐患?


  对新能源调控还需辨证施治。     记者 陈其珏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