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能产业化风险多
实际上,如果不是出于对光伏产业风险的考虑,刘崇方的核心部件研发或许可以提前三年实现。从2003年到2005年,刘崇方用了三年时间进行探索研究和调研论证。
早在2003年,能够利用太阳电池发出的电力,将水从地表深处提至地面供农田灌溉或人畜饮用的光伏水泵就吸引了刘崇方的眼光。光伏水泵是缺电的边远山区最具吸引力的供水手段。刘崇方投资数十万元进行市场调研和技术研发,试图切入这个行业。
但是,研发过后,刘崇方发现,一千瓦光伏水泵加上生产成本之后,市场价要高达十多万元,这让他停下了发展的步伐,“光伏水泵固然有前景,但是市场价格过高,必然提高了市场推广的难度。”出于风险的考虑,他希望寻找其他产品进行研发。
经过一年多的市场调研和考虑,太阳能路灯在2005年走进刘崇方的视线。有了光伏水泵的前车之鉴,刘崇方首先考虑的是太阳能路灯的市场价格,“两万元左右的一盏路灯,通过技术提升,还有可能进一步降低,如果得到政府的普及推行,那价格将会更加低。”刘崇方决定以太阳能路灯作为致博电气切入光伏产业的起点。
2008年,致博电气自主创新设计了太阳能LED路灯,目前已成功在顺德区的顺峰山公园、伦教大桥、乐从等路段投入运行,每盏功率都在100W到150W之间。“虽然数量还比较少,但已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刘崇方说。
政策和资金的双重支持
在太阳能路灯投产后,刘崇方的光伏并网逆变器也迎来了关键的技术突破时期,并在2009年年中正式投产。
生而逢时,光伏产业迎来了国家政策的利好时期。《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财政补助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出台,部分光伏建筑每瓦最多可得到20元的补贴;同时,《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将采取财政补贴、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的方式,加快国内光伏光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
政府的扶持政策陆续出台,让刘崇方一度紧张的科研资金得到了缓解。自2007年开始算起,通过向顺德区政府、佛山市政府申报科研项目,刘崇方一共取得了数百万元的资金支持。政策的明朗化,也使刘崇方敢于放手大干,他在顺德工业园购入新厂房,兴建新车间,购买了新的设备,并于今年7月,将致博电气修改注册登记为佛山市多维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下称“多维新能源”),全力主攻光伏市场。
在练内功的同时,刘崇方开始对外推广,试水市场。“逐步参加展会,积累一些人脉。”德雷斯中国国际太阳能光伏(深圳)展览会、德国慕尼黑世界光伏展览会等海内外专业展览会上,都可以见到多维新能源的身影。“效果非常好,很多海外客人围绕着我们的展位转,”刘崇方笑得合不拢嘴,“但真正的签约还有待沟通。”
“做光伏并网逆变器,纯利润能够有20%~30%”,刘崇方表示,“5年之内,这一产品预计每年创造产值6000万元以上。”
虽然刘崇方预计这个新兴的行业具有潜力无限的利润空间,但是,他始终抱着谨慎的心态,“由于是新生事物,并不能要求3至5年内就能够效果明显。
从产品的研究到制造、使用和反馈,再进行研究改进都需要一个过程。日本和德国发展光伏都用了30多年,因此不要把这行业想象得太好,一下子就能发大财。”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