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江苏作为淮河流域“末梢”的省份,怎样才能让淮河休养生息?

发布时间:2009年7月13日 来源:中国环境报

....

  “河长制”在淮安扎根

  据淮安市环保局局长张汝华介绍,淮安市共有24条河流、3个湖泊。监测表明,淮安市两个国控断面和4个省控断面水质均保持在Ⅱ~Ⅲ类之间。

  淮安市4个月前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河长制”。同时,还推出了“河长制”管理考评奖惩办法,实施“河长制”管理保证金制度,各县、区主要负责人每人每年缴纳5000元保证金。

  淮安市的“河长制”管理工作年度考核奖惩办法规定,年度考核得分在60分以上,且河道水质无变化的,个人保证金全额返还;得分在85分以上的,全额返还个人保证金,并按缴纳保证金额度的1∶1进行奖励;河道水质有所好转的,全额返还个人保证金,并按缴纳保证金额度的1∶2进行奖励。考核得分在全市排名前3位,且各河道水质平均综合污染指数比2008年好转、特征污染物指标监测值未出现超标的,按缴纳保证金额度的1∶4进行奖励。考核分值相应计入目标考核奖励。

  年度考核得分在60分以下,或有河道水质恶化并且降低河道水质原有功能类别的、所增加的特征污染物考核指标监测值有两次超过国家Ⅲ类水质标准的,全额扣除保证金,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市“河长制”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进行诫勉谈话;对因发生严重水污染,直接影响自来水停止供水1天以上的,事发地县、乡实行“党政班子递交书面检讨书”和“党政主要领导人递交个人辞职书”的责任追究制度。

  淮安市目前已建立了河长(县级)、段长(乡级)、点长(村级)的区域责任制网络,还把全市112家重点企业作为“点长”。在各级“河长”的带领下,淮安市正加快推进改善水环境工作的步伐。

  江都构筑“一江清水向北流”屏障

  江苏省除了要“让淮河休养生息”,还承担了国家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打造“清水走廊”的重任。位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取水源头的江都市,境内两条取水通道的水质一直维持在国家地表水Ⅱ~Ⅲ类标准。

  江都市环保局局长徐春元介绍说,江都市近3年否决了65个酒精、石化、炼油等项目,涉及投资额达35亿元。现在新上项目,要通过“减一增一”来促进排污总量平衡,实现增产不增污。

  为削减排污量,江都市建成了4个污水处理厂,配套管网覆盖率占建成区面积的90%。到“十一五”末,江都市13个镇污水处理厂将实现“全覆盖”,使集镇污水处理率超过70%。

  原来江都市已经使用15年的老垃圾填埋场现在已变成了沿江生态景观。据徐春元介绍,市政府耗费了4000多万元封厂搬迁,又投资了3700万元,对150多亩的垃圾场进行无害化处置和生态修复。

  为构筑取水源头生态屏障,江都正着力打造万亩沿江风光带、万亩绿色通道、万亩田园风光带“三大工程”,努力把引江水利枢纽风景区等生态优势转化为新的经济增长优势。

2页 当前为第 2[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