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际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投资比人们的想象要小得多,中国有能力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
根据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的报告估计,为了防止温室气体排放量升至危险水平,到2030年前,全球每年需要支出GDP的约1.6%。从这一指标看,中国完全有财力进行长期投资。
以清洁能源为代表的低碳经济,属于全球范围内新的经济增长极。发展低碳经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中国而言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低碳化不仅可以改变我们的国际形象、彰显大国责任,也可借势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还可加速培育发展自身的低碳经济。
四、征收碳税是最具市场效率的经济措施
征收碳税是最具市场效率的经济措施,受到经济学家和国际组织的推崇。目前丹麦、芬兰、荷兰、挪威、意大利、瑞典以及美国和加拿大部分地区等发达国家和地区已征收碳税。在这一问题上,中国跟上国际减排潮流也是树立国家形象的需要。
更为关键的是,如果中美等资源消费大国走上低碳经济之路,世界上油气、资源等大宗商品的价格将会大幅下降,廉价的资源又反过来进一步有利于促进中国自身的发展,更不用说碳交易及其相关技术形成的产业链所带来的收益了。
同时,发展低碳经济还有利于增加就业。在向新型低碳经济发展的过程中,会进行重要投资并创造出工作机会和无限商机。例如,全球目前有超过200万人受雇于可再生能源行业,1998年~2007年期间,对新环保技术的投资从100亿美元上升到660亿美元。在中国,可再生能源领域估计已经拥有超过100万从业人员,其中60%在太阳能制造和服务领域工作。
因此,中国应果断做出重大决策,借助全球减排的国际压力、发展低碳经济的世界契机,优化国内产业结构,改组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本国特色产业,促进高技术、高附加值产业发展,提高服务业在生产结构和就业结构中的比重,实现国民经济低碳化、社会消费低碳化。
(作者单位:环境保护部政研中心)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