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农村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农村医疗站日益增多。这些医疗站对普及卫生保健常识,方便农村群众看病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随之而来的就是医疗垃圾的处理问题。
医疗垃圾主要是指使用过的医疗耗材,包括手术及包扎后的残余物、一次性注输器、废弃药品和医疗用品等固体废物及伤口敷料、绷带、棉球等传染性废物。其最大危害就是原微生物造成的传染性,其中所含的致病细菌及病毒是普通生活垃圾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倍,已被列为《国家危险废物名录》47类废物中的首位,如果处理不当,将可能成为疫病流行的源头。
笔者在农村调查时发现,一些乡村医疗卫生站对医疗垃圾处理不重视,往往将医疗垃圾和一般生活垃圾放在一起,随便倒在门口路旁,甚至丢弃于小水渠中,直接污染饮用水源;有的将玻璃器皿和针头乱扔乱放,导致群众被扎伤的事时有发生。之所以出现这些问题,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一些医疗站的负责人无视有关规定,随意弃置医疗垃圾,从而造成医疗垃圾的外流。而上一级主管部门的监管不力,也是医疗垃圾处理不当的一个重要原因。另外,不少农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良好的卫生习惯,将自己或别人使用过的注射器等拿给小孩当玩具,或用输液胶管吸水喝,更有甚者,用器皿类医疗垃圾当水杯或盛装食物。
为保护农村的环境,保障农民的生命健康安全,笔者建议有关部门加大对农村医疗垃圾的规范处理力度。一是加强对农村医疗站的管理,教育农村医务人员提高认识,小心存放医疗垃圾,监管部门要对医疗垃圾进行跟踪检查。二是完善硬件设施,将医疗垃圾进行统一集中回收处理,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建立医疗垃圾集中处理中心。三是地方政府应出台医疗垃圾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明确医疗卫生机构必须将医疗垃圾分类集中后移交处置单位进行集中处置,不得自行处置等。四是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在农村广泛开展卫生常识教育,提高农民的防范意识。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