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为什么说没有道德?
韩晓平:因为我们知道全球很多科学家分析研究说,如果全地球上一立方米的空气中,如果二氧化碳的含量超过450PPM的时候,就是百万分之四百五十的时候,地球的气候将不可能逆转,很可能发生像《后天》电影里这种景色。到今天为止,整个地球上已经达到375,甚至可能更多,全世界希望这个指标不要突破400,如果突破400,未来可能整个气候会发生很多不确定性,会发生很多变化,如果不突破400的时候,对我们来说是最安全的一条底线,但是到现在只有25个PPM,但是在此之前,主要是美国这些国家排放的,过去200年不要说,到今天为止,美国人均的排放量至少是我们一个人的4倍,是印度的10倍。
主持人:他这句话我们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对历史上我犯的错误,我承认错误,但是我不愿意今天负这个责任?
韩晓平:对,他就是这样,他认为这是我的能耐,我有本事,我排放了,怎么着吧,今天你们看看,你们要尽更多的义务来减排,因为这个环境我已经排放成这样了。
主持人:前一段时间有一个比方,说这好像是富人的一场宴会,中国为首的发展中国家进入了这样一个宴会的会场,到最后可能只喝了一杯咖啡,但要求AA制付所有的钱。
韩晓平:正是这样,我们也在讲,一顿浩餐他们吃完了,可能所有最贵的东西他们都吃完了,甚至还打了包回去,最后留下两个窝头,中国人吃完以后说我们一人一半来付这个钱,所以完全是没有道理的。
主持人:刚才我们还说《金融时报》援引了一个同样是美国的态度,他说我认为不会有美国的公共资金流向美国,我们要把公共资金,指美国的公共资金,引向其他最需要的国家。首先您给我们解释一下什么叫公共资金。
韩晓平:公共资金指的税收。之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一直在谈,你要我的发展中国家进行自愿减排,我们一没有技术,二没有资金,我们怎么去做,他们说我们也没有,因为技术是掌握在那些公司人手里的。
主持人:他这个话说的也对。
韩晓平:但是整个的义务是整个国家,因为这些公司也向你交了税了,所以国家来说应该承担总体的义务,所以我们提出来,我们和印度、巴西、南非提出来,让你们支付1500亿,只相当于2007年整个发达国家GDP的千分之五。
主持人:为什么发展中国家在减排,尤其是二氧化碳减排的时候需要来自发达国家的技术和资金支持?
韩晓平:因为很多核心的技术我们都没有,比如说一些风力发电、太阳能这些尖端的技术,包括智能电网,包括我们讲使用天然气的页岩气的开采技术都掌握在发达国家手中。
主持人: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
韩晓平:如果没有,我们向他们公司买就会非常非常贵,这么贵的东西我们买来不可能使用的,如果我们不能使用,我们也不能够普及,我们也不可能实现减排的目标。
主持人:是否这样认为,在市场经济的环境里,任何技术都应当购买?
韩晓平:这是没有错的,都应该购买,但是谁来购买,因为由你们这些政府,因为你们是问题的制造者,你们应该来购买这些技术,来给这些发展中国家使用。
主持人:另外韩先生,刚才我们在说这句话,美国不认为他们的公共资金应该流向中国,而是流向其他最需要的国家,他们认为的其他最需要的国家是什么?
韩晓平:实际上对于所有的国家,只是你要转让这个技术,所有的国家都可以使用这个技术,你不让中国来使用这些技术,他可能指的那些岛国,那些岛国可能要被淹没了,可能更加危机,但是实际上如果中国不减排,印度也不减排的话,这个问题也是解决不了的,所以大家都要减排,但是责任是不一样的,美国是有义务来减排,中国和印度是一个自愿减排,所以我们是共同但有区别的来承担这个历史的责任。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