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酿酒行业首份低碳管理协议签订

发布时间:2010年4月22日 来源:国际商报

....

  近日,青岛啤酒与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质量认证中心签订了啤酒行业第一份“低碳研究协议”,这项研究将提供啤酒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数量,最终为企业找到更加环保的生产模式。青岛啤酒与研究机构签订的分别是“温室气体盘查项目”咨询协议与“温室气体审定与核查”认证协议。


  青岛啤酒签订酿酒行业的首份低碳管理协议意义重大。青啤公司董事长金志国接受采访时说,选择“碳资产”还是“碳负债”,是关乎企业未来的大事,青啤公司要用“早介入、早行动、早受益”三个“早”来迎接低碳时代的挑战。

 

  以“低碳”促“低耗”


  据悉,我国的啤酒行业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还存在一定差距,尤其是在能耗方面,这一状况可能成为欧美发达国家通过“碳关税”、“碳交易”限制我国啤酒企业产品出口的手段,这也就大大降低了国内啤酒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青啤公司在行业内率先引入低碳管理正是未雨绸缪之举,以“低碳管理”为契机,探索以责任力、科技力、行动力为核心的低碳运营模式,走低消耗、低污染、低排放、高产出、高效率的发展之路。


  作为啤酒行业领头羊,青啤公司一直致力于以科技促进节能降耗,并为改变现状做出有益探索。在啤酒生产中,需要消耗大量蒸汽,这些蒸汽在常温下冷凝为水,青啤人发明了“余热制冷”的新方法,利用这些冷凝水的余热来生产冷却麦汁用的冰水,大大降低了制冷系统的电耗。以一个20万吨的工厂为例,每年节约资源消耗100万元左右。在青岛啤酒全面推广后,全公司可节约成本超过4000万元。


  据金志国介绍:2009年,青岛啤酒还重点推行了糖化热能回收、锅炉运行控制优化、二氧化碳节能模块等51项节能技术,成本共节约7600多万元。2009年公司同比节水277万吨,节电3630万千瓦时,节约原煤折标煤43614吨。相比2006年,公司水单耗同比降低27%;电单耗同比降低19%;标煤单耗同比降低28.8%。


  在新能源替代方面,青啤公司在2009年取得了突破。根据工厂所在地的资源优势,在一家工厂尝试用谷壳替代原煤生产蒸汽,不仅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而且降低化石燃料的消耗。仅此一项,该工厂年减排二氧化碳3万多吨。


  另外,青啤还将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如麦根、啤酒糟、酵母泥、CO2等副产品全部回收资源化利用,这其中最突出的就是二氧化碳的回收与利用。二氧化碳是啤酒生产过程中的副产物,也是不可或缺的主要原料。以往啤酒发酵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经过技术处理后进行排放。青啤公司通过技术改进在生产线上加装二氧化碳回收装置,对二氧化碳进行回收,然后用于啤酒灌装、过滤等生产所需。实施碳的闭环管理,既减少环境污染,又降低成本、增加效益。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