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探索发现 » 正文

香港科大教授分析月球数据 发现庞大核原料

发布时间:2010年4月24日 来源:香港明报

....

  全球正研发洁净安全的新能源以应付石油短缺和暖化危机,2007年成功奔月的中国首枚采月卫星“嫦娥一号”,以先进微波深测,揭示月球表面蕴藏庞大核能原料,参与研究工作的香港科大学者陈炯林指出,月壤的氦三(He-3)存量预计达100万吨,转化成核能后足够地球使用1万年,成本则仅是石油的十分一,期望技术成熟后,最快在2050年登月开采。


  分析“嫦娥一号”数据发现


  2007年“嫦娥一号”展开探月工程,香港大学、科技大学及理工大学等学者均获国家邀请参与数据分析。其中科大数学系教授陈炯林于去年4月,取得“嫦娥一号”的微波深测数据,并利用1年完成研究,其结果将在国际级科研期刊《地球和行星科学通讯》(Earth and Planetary Science Letters)刊登。


  陈炯林表示,中国首次以微波技术量度月壤厚度,“微波的穿透性较红外线高,能探测月壤逾10米的深度,清楚显现地质特性”。他说,从微波图发现,共有200个以前未被发现的深层微波黑点。


  陈估计,黑点属钛金属元素,周边黏附有可作为核原料的氦三(He-3)。他说:“氦三是由太阳制造,透过太阳风,将钛及氦三吹往月球表面。”他推算,月壤充满的氦三达100万吨,足够地球使用1万年,整个地球的氦三仅得1吨。他说:“石油将于数十年内耗尽,相信月壤的氦三,可转化成新能源。”


  成本石油十分一最快2050开采


  氦三可透过核聚变转化成能量,较石油输出的能源效率高出1000万倍,过程中亦不会制造任何核废料,洁净安全。他推算,从月球运载1吨氦三到地球,成本约需8亿港元,以石油每桶约70美元(约543港元)计算,使用氦三的能源成本仅是石油的十分一。


  他强调,英国、德国、俄国已有意登陆月球,开采氦三,估计中国可于2020年后登陆月球,待解决其它开采技术问题,便可在月球建设基地,至2050年试行开采。


  是次研究与北京天文台合作,获经费共32万元完成研究,期望将来可获更多资源,继续参与探月工作。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