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观点评论 » 正文

环境成本控制体系岂容忽视

发布时间: 来源:中国环境报

....

  据媒体报道,环境保护部、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等部门正协作开展研究环境税,条件成熟时将会推出。到目前为止,中国还没有一个成熟的环境成本控制体系,如何在可持续发展战略下对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进行控制,已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

  所谓“环境成本”,是指经济活动过程中的资源耗减成本、环境退化成本、生态破坏成本以及污染治理成本总和。也就是说,将这些环境成本从GDP中加以扣除,同时还要加上环境保护的效益,由此得出的GDP,才是真金实银的净额,不含水分,有说服力,且更能准确反映发展的科学程度、和谐程度。

  近年来,油荒、煤荒凸显的经济发展资源瓶颈,以及局部在改善而整体在恶化的生态环境,正催生出人们对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自觉选择。而推行环境成本核算,高度重视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对现阶段经济高速发展所遭受资源环境约束瓶颈的反思,更是对区域的良性发展和综合竞争力提升的诉求。正因为如此,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要比任何时期更要注重环保优先,更要强调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发展。

  无数事实表明,经济发展不能只是靠耗尽资源,留下污染,产生GDP;更不是疯狂地“透支”资源,即以过度地掠夺资源、消耗资源来获取经济的增长。而之所以当前的环境透支会无节制,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长期以来,考核官员政绩的标杆一直都在“盯”着GDP。尽管经济发展需要消耗资源、利用环境,但必须有一个“度”的把握。即要根据环境容量、发展目标、产业特点,优化提升产业结构。对高技术、高效益、低污染、低能耗“两高两低”的产业,要加快发展;对占用资源少、污染少、附加值较高的现代服务业,要扩大发展;对技术水平低、能源消耗大、环境污染重的企业,则要分期分批加快淘汰。

  企业是环境的责任主体,应该对环境负责。也就是说,日益严重的全球生态环境危机是由于以往经济活动对环境不负责任的行为造成的,因此,环境问题的解决必须依靠于企业经济行为对环境负责的行为。而为了使企业能够具有这种自觉的责任感并且实际地担负起这种责任,就应该把在维护、治理和改善环境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消耗统统计入企业成本中。

  不可否认,在以传统GDP为主要指标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中,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都是免费商品,是无需计算的成本,这样的GDP无疑会给决策者们提供一个错误的信息,使得决策者往往通过对自然资源的过度消耗来获得经济的高速增长。

  考量环境成本,说到底,就是使发展真正实现由“环境换取增长”向“环境优化增长”转变,运用综合手段推进产业、企业进行技术重置,建立健全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环境补偿机制。从制度上完善相关宏观调控体系,才能推动经济在环境容量可承载的限度内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使得发展进程真正做到经济建设与生态建设一起推进,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一起考核,物质文明与生态文明一起发展。 吴学安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