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载,新一期《求是》杂志刊登了国家统计局副局长许宪春的文章,详细阐述了GDP这一指标的局限性,列出其诸多“不能”。文章说,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经济发展,GDP不能全面地反映社会进步。
笔者认为,许宪春所言极是。众所周知,GDP的诸多“不能”是客观存在的,只是这次由国家统计部门的高层官员说出来,显得更加权威与准确了。但是,即便地球人都知道了GDP的“不能”之后,又将如何,又能如何?事实上,在我国不少地区,一切为GDP增长让路、为GDP增长开绿灯的现象仍然大量存在。惟GDP论英雄的思想,已经成为不少地方政府及其官员的思维定势,成为其奉行的发展定律。
有资料显示:从1985年建立相应的核算制度以来,GDP核算已经成为我国宏观经济管理部门了解经济运行状况的重要手段,亦是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中长期规划、宏观经济政策和干部考核的重要依据之一。因此,GDP核算在多年的发展中可谓是功不可没。
但是,过分倚重GDP增长以至于形成唯GDP论就会适得其反,不仅会助长一些地方政府不惜以牺牲环境和浪费资源为代价来换取GDP快速增长,甚至还会扩大社会矛盾。这不仅会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而且会影响到社会和谐。例如,去年以来我国一些地区发生的“血铅事件”,就不乏少数地方政府受唯GDP论英雄思想影响,不管甚至纵容企业违法排污,从而酿成了悲剧。
尽管大家对GDP存在着诸多“不能”已心知肚明,但是各地对GDP增长的追求始终没有放弃。究其原因,关键在于有关GDP的考核体制与制度设置一直存在。笔者认为,现在仍有一些地方政府对GDP极度迷信和推崇,其根源在于相关激励机制出了问题。因此,戒除惟GDP论需要切实的制度建设,需要建立适应科学发展的考核机制。我们应将更多科学、合理的指标纳入地方官员政绩考核体系之中。而施行绿色GDP核算,则是这种强烈呼声的产物。
2005年2月,绿色GDP核算试点工作在10省市启动。然而,近年来绿色GDP在核算试点中遇到了一些预期的技术困难,试点省市的进度也参差不齐。有统计部门的官员曾公开表态:绿色GDP这个概念虽然是一个很好的概念,但是想要把它付诸实践是非常困难的。可见,绿色GDP核算在实践中遭遇到了“不能”。
笔者认为,唯有让绿色GDP核算不再是可有可无的,不再是一个符号与概念,不再在困难中畏缩却步,不再在GDP的光环下黯然失色,才能有效解决GDP“不能”的问题。因此,对绿色GDP的实践与尝试,我们不能只说“不能”,而是要做到“不离不弃”。这才是解决GDP“不能”问题的根本出路。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