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观点评论 » 正文

时评:血铅事件呼唤加快环保执行标准修订

发布时间:2009年8月15日 来源:东方网

....

   陕西凤翔儿童血铅事件经报道后引起广泛关注,村民怀疑是邻近一家铅锌冶炼企业所致。涉事企业人员称自生产以来没有收到一张环保罚单。“我相信企业的排放是达标的,当然,这里指的是工业标准,不是生活标准。”(8月14日《新华网》) 

  在现实生活中,类似这样的说法并不少见,按照这样的标准处理的环保问题也不在少数。因为,企业执行的是国家标准,环保部门在检查中执行的也是国家标准,企业没错,环保部门也没错。但是,错的是谁呢?陕西凤翔县抽检的731名儿童中,有615人血铅超标,315人铅中毒,又该怎样解释呢?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血铅事件引起了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但是,由于有“国家标准”这面“金字招牌”,企业不仅可以继续放心大胆地生产、放心大胆地向外排放符合“国家标准”的污水,而且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 

  也正因为如此,血铅儿童检查和治疗的费用,也必须由地方财政来承担。而周围的老百姓,则只能带着“惹不起还躲不起?”的心态,重选栖身之地。 

  让受污染群众重选栖身之地,也许是眼下处理凤翔血铅事件的最好办法。但是,谁又能保证到了新的居住地之后的群众,不会被新的污染所困扰呢?而随着铅污染企业的不断排放,谁又敢保证不会伤及其他地方的群众呢?因为,企业和环保部门执行的仍然是老标准,包括这家铅锌冶炼企业在内的污染企业,仍然是达标企业。只要标准一天不改,事实上的污染就一天不止,广大群众的健康安全就会一直会受到威胁。 

  一个不可回避的事实是,环保方面的许多“国家标准”,都是十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标准,有些标准,受当时特殊条件的影响,制定时就存在明显的要求偏低,更不用与现在对环保工作的要求相比了。 

  同时应当看到,即便按照这些已经严重过时的“标准”进行检测,也存在一个检测方法问题。因为,单个企业检测与综合检测对结果的影响也是很大的。 

  假如某地有若干家化工企业,如果一家一家检测,有可能全部“达标”。但是,如果对这些企业排放的地段、河流进行综合检测,其结果可能完全相反,太湖蓝藻事件或许就是一个十分典型的例子。那么,对这样的结果又该如何理解呢?这些企业到底算达标呢还是不达标?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污染检测问题上,环保部门的“立场”也会改变检测的结果。如果环保部门站在老百姓的立场上,在检测过程中,按照“生活标准”、“生活质量”的要求进行检测,很多企业就会出现环保不达标的问题。那么,环保部门就会认真要求企业加强整改,以满足广大群众的生活要求。相反,如果环保部门完全站在企业的立场上,死板、教条地套用早已过时的“国家标准”,那么,类似凤翔铅污染这样的企业也会达标,血铅事件就难以避免。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