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我国积极建设世界一流核燃料元件制造基地

发布时间:2009年8月16日 来源:新华社

....

  随着国家对核电发展规划的战略调整,我国迎来了核电大发展的时代。核电站运行的第一道安全屏障就是核燃料元件,那么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业能否从容应对这个“春天”的来临呢?

    对这个问题,我国最大的压水堆燃料元件制造基地——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简称中核建中),用其为国内正在运行或在建的所有压水堆核电站供应的核燃料组件,且多年来实现“零破损”的纪录作了最好的回答。

    不断扩充核电“粮仓”满足核电大发展需求

    1991年12月15日,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首座30万千瓦压水堆核电站——秦山核电站并网发电,中国内地无核电站的历史宣告结束。

    为秦山核电站提供核燃料组件的正是中核建中建成的我国第一条压水堆核电站燃料元件生产线,它填补了国内核电燃料元件制造的空白。

    此后,从秦山一期、大亚湾,到秦山二期、岭澳一期,到秦山二期扩建、岭澳二期,中核建中这座核电“粮仓”已为国内正在运行或在建的所有压水堆核电站以及巴基斯坦的恰希玛核电站生产供应了4000多组燃料组件,近百万支燃料棒。多年来它们在反应堆内安全运行,无一支因制造原因破损,创造出了“零破损”纪录。

    进入21世纪,随着国家核电中长期发展规划的制订实施,核电的快速发展对核燃料的需求与日俱增。而核燃料产业链上的重要一环——核燃料元件产能不足的矛盾也逐渐凸显。

    “到2006年,核电大发展形势已十分明朗,当时我们算了算,公司原有200吨铀/年生产能力已经无法满足2008年到2010年间核电站对燃料元件的需求。”公司总经理畅欣说,“我们必须抓住这个战略发展机遇,对公司核燃料元件生产线进行扩产改造。”

    随即,中核建中仅用了2年不到的时间就完成了核燃料扩产改造工程。整个工程新增工艺设备超过了2000台套,年生产能力净增200吨。

    “到2008年底,我们已建成我国目前最大的压水堆核电站燃料元件生产线,完全满足目前核燃料的需求。”畅欣介绍说,“现在,又一条具备400吨铀生产能力的新生产线正在筹备中,预计2012年底完工。”

    自主创新为扩产增效立下汗马功劳

    记者走进中核建中化工转化车间参观时,透过玻璃墙,看见两个几乎一样的设备正在运转。车间主任解释道:“右边是1999年从国外买进的二手干法工艺设备,转化能力只有75吨;左边则是我们自主研制的干法工艺设备,转化能力已经达到了100吨。虽然它们看起来一样,可是核心的东西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干法工艺是一种先进的铀化工转化工艺,同湿法工艺相比,具有几大优点:没废液、自动化程度高、粉末性能稳定、流程短等。它是核元件化工生产线发展的方向。

    目前,中核建中在100吨干法转化工艺设备基础上,投入资金自主研制一套年产200吨干法工艺,这套设备将用于新建生产线。据了解,目前世界上只有少数国家能掌握该技术,其中就有中国。

    不仅仅是这些,中核建中每年要投入几千万元资金用于技术创新,取得了一大批科研成果:钆棒国产化、上下管座机器人自动焊接、芯块压机国产化研制……在中核建中,每年都会产生5项以上的专利技术。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