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北京新兴支柱产业版图初现

发布时间:2010年8月23日 来源:北京商报

....

    中国社会科学院和社科文献出版社昨日联合发布的2010年《产业蓝皮书》显示,近年来北京在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能耗少、物耗少、占地少、污染少和附加值高、技术密集程度高的工业产业方面的努力已见成效,一些传统优势产业风光不再,电子信息产业成为新的支柱产业,未来新能源汽车也将带动北京整个汽车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记者梳理几年来北京市部分新兴产业的布局及发展历程发现,不仅是电子信息及新能源汽车两大产业,包括生物医药、新能源、文化创意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在内的几大新兴产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及政策的鼎力支持后,已经逐渐显露出超越或替代传统支柱产业的态势,北京新兴支柱产业的版图开始显现。


    新兴产业之生物医药


    布局脉络:吸引大企业——搭建产学研平台——成立生物技术产业创新基地


    生物医药产业可谓是北京最早启动的一批“新” 产业。2002年,北京市颁布了《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振兴纲要》,把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作为发展现代制造业的四大重点产业之一,并决定建设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同年12月,北京市政府颁布《关于建设北京生物工程与医药产业基地的通知》,正式决定在大兴工业开发区建设生物医药基地,该基地定位于大力吸引国内外知名医药企业和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并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大企业、大集团入驻。


    2009年11月,北京市出台了《北京市调整振兴生物和医药产业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表示将推动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式发展。12月,中关村[8.61 0.58%]生命科学园生物技术研发中心项目在昌平区破土动工,成为我国最大的生物医药专业化科技园区。作为国家级生物医药和生物技术产业创新基地之一,聚集了大批国内外知名的生物医药企业和医药科研机构,包括GMP认证标准的中试基地、生物医药孵化器孵化管理服务体系、生物试剂器械保税仓库及供应中心、生物信息技术及资料中心、实验动物及动物疾病模型服务中心以及大规模生物信息计算中心等,这一大批生物医药科研机构的成立为北京乃至全国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铺平了道路。


    除了上述两大生物医药产业中心外,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也已经形成了生物药研发及生产、医疗器械及设备制造、化学药及中药生产以及CRO研发服务四个核心行业,而这四大核心产业的主导产业之一就是生物工程与新医药产业,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内医药工业的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已经占到北京市医药产业的四成,成了名副其实的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这三大生物医药产业中心全产业链式的发展,是北京把生物医药定位为‘主导产业’的有力支撑,也是支撑我国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战略支点。”中投顾问医药行业研究员郭凡礼指出,这种发展规划彰显了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基地建设的新理念,也代表了全国生物医药产业建设的新方向。预计未来几年,北京生物医药产业将朝着“医药企业、市场、科研单位”三位一体的创新性方向发展,为北京把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为主导产业这一目标添力。而根据此前北京市出台的“北京生物医药产业跨越发展工程”,预计到2012年北京生物医药产业销售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到2017年,生物医药产业将成为支撑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具有战略意义的支柱产业”。


    新兴产业之新能源


    布局脉络:研发中心——示范中心——高端制造中心——新能源产业发展之都


    北京市新能源产业起步伊始,就定位于全国新能源产业的研发中心、示范中心和高端制造中心。北京市副市长苟仲文指出,发展新能源产业不仅是当前促进经济增长的需要,更是打造未来首都经济新引擎和推动首都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今后北京将成为全国的“新能源产业发展之都”。


    2009年6月,聚集了数十家新能源企业的北京八达岭新能源产业基地正式揭牌,这是北京市首个新能源产业基地。根据新能源产业迅猛发展的需要,基地制定了《新能源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及《推进实施方案》,将在三年内实施土地一级开发、基础设施、孵化器、标准厂房、后勤服务设施、招商引资平台、新能源利用示范等七大工程,并力争成为集研发、生产、应用于一体的新能源产业发展空间载体,聚集一批有规模、有品牌的新能源企业,引进一批产业带动力强、投资规模大、经济效益好的项目,实现新能源产业在基地的集群化发展、规模化发展。


    伴随着八达岭新能源产业基地试水半年的成果,2010年3月,《北京市振兴发展新能源产业实施方案》正式出台,北京市发展新能源产业的路线图勾勒完成。该方案具体提出了北京市发展新能源产业的振兴目标、发展领域及示范工程,明确了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支持力度、支持自主创新、引进高端产业等方面加强政策和保障体系等具体问题。并再次重申,要集中首都的科教资源优势[2399.34 -2.44%],在研发和高端制造方面获得进一步突破,引领全国新能源的发展。在具体产业方面,方案提出,要巩固太阳能领域研发和高端制造优势、提升风电设备制造系统集成能力、扩大核电高端技术服务产业规模、加快推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高地热能关键技术研发及工程服务能力、促进生物质能及能源清洁高效利用技术升级。


    规划完成后,北京市新能源产业发展进入了具体实施阶段。2010年中旬以来,随着《北京市加快太阳能开发利用促进产业发展指导意见》、《太阳能光伏屋顶发电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太阳能热水系统项目补助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北京市农村大中型沼气、生物质气化集中供气工程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等一系列相关配套政策的出台,北京市新能源产业驶入平稳快速的发展轨道。


    新兴产业之文化创意


    布局脉络:单独重点产品、服务——产业集聚区及重点产业项目


    通过近几年迅猛发展,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已逐步形成了若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成为北京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及推动北京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据初步估计,从2004年到2008年,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创造增加值占全市GDP的比重由10.1%上升到11%。来自北京市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到目前为止在北京文化创意产业总收入中非工占全市比重达到70%以上,数据表明投资格局已经产生。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由引导期已经全面进入快速发展期,生产要素能力快速增长。


    据了解,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聚集规划具体体现在对产业园区建设与分布上,如中关村创意产业先导基地、北京数字娱乐示范基地、大山子艺术中心、德胜园工业设计创意产业基地、东城区文化产业园、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
 

    目前,北京文化创意产业聚集区已经形成以天安[5.03 0.00%]门广场为中心,北端以奥运体育、演展文化为重点;南端为国家新媒体产业基地,以影视、动漫游戏、网络出版原创为基础;左翼是中关村科技教育创新中心和石景山数字娱乐体验中心;右翼以大山子为中心的现代艺术区和国际传媒贸易中心。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