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北怀仁县中学生王一曼暑假里写作文《家乡的变化》:“我最深刻的感受是,县城空气的味道比过去好多了,多了花草和树叶的清香,少了刺鼻的臭鸡蛋味道。”
7月份,山西省11个中心城市的空气质量全部是“二级天”。山西省环保局局长刘向东说,今年以来,全省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等主要污染物明显减少,环境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前7个月,11个省辖市空气质量二级以上天数平均为207天,同比增加11天;11个城市空气质量均达到国家二级标准,而去年同期只有5个城市达到这一标准。
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山西省坚持“转型发展、安全发展、和谐发展”,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结构调整作为最紧要、最关键的方面全力攻坚,终结小煤矿并向大煤炭经济转型,在工业和服务业领域制订实施10个行业调整振兴规划,在农业的8个加工领域提出做大做强重点龙头企业460家。
截至今年6月底,山西已累计淘汰钢铁、水泥等落后产能400多万吨、小火电70多万千瓦。今年上半年,山西单位GDP能耗降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同比下降7.92%,万元GDP电耗下降8.54%。
山西省化危为机的“负重转型”方式,使得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安全生产形势持续明显好转。
“山西经济发展的‘不合理代价’明显缩小,这是经济发展质量改善的迹象。”山西财经大学冯子标教授说。他认为,经济发展肯定要付出必要、合理的代价,但生态环境过度破坏、安全事故频发是“不合理代价”。
今年前7个月,山西省安全生产实现了“三个下降”,即事故总量、较大事故和重特大事故全部同比下降。其中,各类安全生产事故死亡人数同比减少480人,下降24%;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起数同比下降19%,死亡人数下降30%;一次死亡10人事故起数同比下降66%,死亡人数下降41%。
山西省发改委的资料表明,1至7月,全省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6.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近4个百分点;消费增长18.5%,比全国平均水平高3.5个百分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5个百分点,在全国排名上升至第一位。
作为我国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基地,自6月起,山西省工业经济结束了连续8个月的负增长,实现6.7%的同比增长;7月,工业经济继续强力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1%,增幅快于上月2.4个百分点。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