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中国去
在美国和欧洲市场获得成功之后,他的目光投向了新兴国家,尤其是印度和中国。他坚定的相信,中国的碳交易市场具有非常的潜力。
因此,近年来桑德尔总是爱在他的演讲最后才隆重推出中国,用他的话说,是“将最好的留到最后。”
选择中国作为海外推广其后交易所的国家,在桑德尔看来,中国部分地区的污染问题十分严重,解决污染问题的要求十分迫切,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之间需要平衡发展,排放权交易的市场巨大。
事实上,2008年也成为中国的碳排放市场迅速生长的一年。2008年8月5日,北京奥运会开幕的前三天,北京产权交易所和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几乎同时成立了两家以交易环境产权为核心业务的交易平台。
2009年,中国的低碳经济继续发酵。8月24日,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解振华表示,中国下一步将开展低碳经济试点示范,在特定区域或行业内探索性开展碳排放交易。而11月2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表示,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量比2005年下降40%-45%。
这些进展让桑德尔兴奋不已。在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在创建之初,他决定借鉴芝加哥气候交易所的自愿限额交易模式的基本原理。他认为,在没有承诺限量减排的方面,中国的情况跟美国很相似。因此,既然美国做起来了,中国企业内在也会有这些要求。
布道者
但是,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在中国还是遇到了政策瓶颈。在一个更多是以行政或者政策的方式来实现环保政策的国家,如何通过市场手段,引入一个市场交易机制?
桑德尔认为:“在中国建立市场化的环境保护机制非常重要,但这种机制必须是中国式的”。
这种“中国造,为中国”的模式,让他非常倚重CCX在中国的合作伙伴。按照CCX负责国际部的副总裁Paula Diperna的说法,天津排放权交易所在中国的长远战略,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石油和天津市与中国各部门监管机构的互动。而CCX目前采取的战略则是“等等看”。
面对这种现实,像CCX创立之初一样,桑德尔将CCX未来在中国排放权交易中扮演的角色定位为“布道者”——“我要把我在业内18年的经验告诉中国,不是将美国的系统照搬,而是将产权制度传递给中国人,让中国人自己去设计符合中国实际目标的交易制度。”他说。
当被问到天津排放权交易所下一步的发展目标时,桑德尔讳莫如深,“这个不能告诉你”,但是他再三的保证,“我真的认为,在我的灵魂中,有一部分是中国。”
他伸出带着绿色大手表的手,拍拍胸口。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