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 江南氨回收法其他应用实例
这种新型的氨法技术应用在化工领域则具有“以废治废”的特别优势,云南解化集团每年产生大量废弃氨水,该集团3X75t/h+1X130t/h燃煤锅炉还需二氧化硫治理,烟气量为190000X3 NM3/h+322533 NM3/h,该集团经过多方考证选定江南氨回收法进行烟气脱硫治理,采用两套脱硫系统和一套后续硫铵系统。该装置不仅解决了解化集团二氧化硫的污染问题,又将其排放的废弃氨水在脱硫过程中"吃净用光",同时消灭了两大污染源。在经济上使得解化集团不但省去了废液和废气两大排污费用,每年附产物硫酸铵化肥的销售又为其带来了一块可观的收入。该脱硫装置可年产硫酸铵3.8万吨,以每吨硫酸铵800元计算(目前市场上800-900元/吨),每年可产生销售收入 3000多万元。
目前江南公司的在建工程还有:三门峡亚能天元2X220吨锅炉工程,烟气量280000X2 NM3/h,采用两套脱硫系统和一套后续硫铵系统,相当于100MW机组;洛阳龙羽宜电4X260吨锅炉工程,烟气量312000X4 NM3/h,四炉五机两个脱硫塔,一套后续硫铵系统,相当于2X200MW机组。
7 副产品硫酸铵的质量
副产品为农用硫酸铵,产品品质达GB535-1995一级品标准。各项指标见下表:
副产硫酸铵质量指标
项目 指标 一级品指标国标GB535-1995 天津碱厂实际检测结果
外观 无可见机械杂质 浅黄色晶体,无可见机械杂质
氮(N)含量(以干基计)≥ 21.0 21.16
水分(H2O)≤ 0.3 0.07
游离酸(H2SO4)含量,≤ 0.05 0.03
注:产品检测结果为天津碱厂江南氨回收法脱硫装置的检测结果。
8 江南氨回收法脱硫技术特点
8.1 完全资源化--变废为宝、化害为利
江南氨回收法脱硫技术将回收的二氧化硫、氨全部转化为硫酸铵化肥(也可根据电站当地的条件副产其它产品),不产生任何废水、废液和废渣二次污染,是一项真正意义上的将污染物全部资源化并且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技术。
8.2 脱硫副产物价值高
因为江南氨法脱硫是回收法,副产高附加值的产品,可使氨增值,所以氨法脱硫的运行费用小,煤中含硫量愈高,运行费用愈低。故电厂可利用价格低廉的高硫煤,既大幅度降低发电成本,又降低了脱硫费用,一举两得。原料来自于化肥产品又回到化肥,既不影响化肥的总量供应又改善了国内化肥品种的结构。依托我国庞大的化肥工业、化害为利,同时促进了我国煤炭、电力和化肥工业的长期发展。江南氨回收法脱硫装置的运行过程即是硫酸铵的生产过程,每吸收1吨二氧化硫需消耗0.5吨氨并可生产2吨硫酸铵,按照常规价格液氨2000元/吨、硫酸铵700元/吨,则烟气中的二氧化硫体现了约400元/吨的价值。
8.3 装置阻力小--方便锅炉系统配置,节省运行电耗
利用氨法脱硫的高活性,液气比较常规湿法脱硫技术降低,脱硫塔的阻力仅为850Pa左右,无加热装置时包括烟道等阻力脱硫岛总阻力在1000Pa左右;配蒸汽加热器时脱硫岛的总设计阻力也仅在1250Pa左右。因此,氨法脱硫装置可以利用原锅炉引风机的潜力,大多无需新配增压风机;即便原风机无潜力,也可适当进行风机改造或增加小压头的风机即可。系统阻力较常规脱硫技术节电50%以上。另,循环泵的功耗降低了近70%。
8.4 脱硫装置可靠--运行方便、高效、脱硫效率高
氨法为气液两相反应,反应物活性强,具有较大的化学反应速率,脱硫剂及脱硫产物皆为易溶性的物质,装置内脱硫液皆为澄清的溶液无积垢无磨损。所以,氨法更容易实现PLC、DCS等自动控制,操作控制简单易行;脱硫效率可稳定在90%以上(有特别要求时可稳定在95%以上)。其次,氨法采用了先进的重防腐技术,并选用可靠的材料和设备,使装置可靠性高达98.5%,日常维护量少,且节约维修费用。
8.5 装置设备占地小--便于老锅炉改造
氨法脱硫装置无需原料预处理工序,脱硫副产物的生产过程相对也较简单,装置总配置的设备在30台套左右;且处理量较少(每吸收1吨二氧化硫产生2吨的硫酸铵),设备选型无需太大。脱硫部分的设备占地与锅炉的规模相关,75t/h-1000t/h的锅炉占地在150m2-500m2左右;脱硫液处理即硫铵工序占地与锅炉的含硫量有关,但相关系数不大,整个硫铵工序正常占地在500m2内。与钙法脱硫技术比较,占地节省50%以上。
8.6 既脱硫又脱硝--适应环保更高要求
氨法脱硫的吸收剂为氨,氨对NOX同样有吸收作用。另外脱硫过程中形成的亚硫铵对NOX还具有还原作用,所以氨法脱硫的同时也可实现脱硝的目的,减轻温室效应。钙法每处理1吨二氧化硫要排放0.7吨二氧化碳,天津碱厂环保实测数据氮氧化物去除率为22.3% 。
8.7 自主知识产权技术—符合国情、适合全面推广
江南氨回收法烟气脱硫技术是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脱硫技术,因此投资更少、从长远角度更有利于在我国长期和全面推广。目前在我国脱硫领域普遍使用的钙法基本上都是从国外引进,不但要支付较高的先期技术转让费和项目实施时的技术使用费,而且目前常常是多家国内脱硫公司引进同一种技术,这种状态严重影响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在2004年底国家环保局、国家发改委和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共同主办的第三届全国脱硫工程技术研讨会上把"缺乏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烟气脱硫工艺技术和设备制造技术"列为脱硫行业发展中存在的首要问题。
9 结论
江南氨回收法烟气脱硫技术是一项成熟可靠、投资少、占地小、系统简单、运行方便、脱硫效率高、无二次污染、运行费用低、完全资源化、附产物价值高的烟气脱硫技术,经济、社会、环保效益明显,特别适合中国国情,很具推广价值。目前江南公司在我国氨回收法脱硫市场中是唯一一家成功拥有多项专利技术及应用业绩的公司,随着公司应用业绩的不断增加,在未来全国脱硫市场中必将会异军突起、成为后起之秀。
[参考文献]
[1] 郝吉明,等,燃煤二氧化硫污染控制技术手册。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2] 肖文德,等,二氧化硫脱除与回收。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1。
[3] 王志轩,等, 火电二氧化硫环境影响与控制对策。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2。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