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问:长江口盐水入侵现象加剧,是否与三峡水库有关?
蔡其华:三峡水库的调节库容只占坝址断面年径流量的3.7%,其调蓄作用不至于影响长江口的入海水量,但年内分配可能会有所改变。
根据三峡水库的运用方式,在每年汛后的9月中旬至10月期间蓄水,这期间水库下泄流量将较天然情况有所减少,但长江口的盐水入侵多发生在每年的11月至翌年的4月,在此期间三峡水库的下泄流量将较天然情况有所增加,会减轻盐水入侵。
三峡工程论证阶段的结论认为,“修建三峡水库对长江口盐水入侵有利有弊,但影响不大”。根据三峡水库目前的调度方式,经深入分析,也认为三峡工程总体上对长江口的盐水入侵的影响不大。近几年来,盐水入侵的频度和强度有所增加,其主要原因是长江口北段支流因淤积萎缩导致盐水倒灌南段支流,也与长江上游来水偏枯(宜昌站1991—2009年比多年平均年径流量减少约7%,尤其是2006年较多年平均值偏小36.8%)、大通以下江段抽引水量增加以及海平面上升等因素有关。
七问:三峡水库泥沙淤积是否会影响重庆防洪?
蔡其华:重庆河段回水变动区受库区泥沙淤积影响,遇不同频率洪水时,沿程洪水位抬高明显。据初步分析,由于入库泥沙减少,在20世纪90年代水沙系列条件下,水库运行30年后,100年一遇的洪水位比初设阶段低0.2米,20年一遇的洪水位比初设阶段低0.92米,5年一遇洪水位比初设阶段低1.15米。
在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金沙江乌东德、白鹤滩、溪洛渡、向家坝,嘉陵江亭子口,乌江构皮滩、彭水等)建成后,三峡入库泥沙将减少更多,库尾段的泥沙淤积情况得到很大改善,同时对降低变动回水区特别是重庆市主城区洪水位的作用也是非常明显的。依据相关计算成果,在20世纪60年代的水沙系列条件下,水库运行30年后,库区总淤积量为29.32亿立方米,与上游不建库方案相比较,同期淤积量比减少24.1亿立方米,相对减少45%,洪水位也有所降低。
总之,由于上游水库拦截泥沙和水土保持等作用引起入库泥沙锐减,初步估计,未来100年一遇洪水位大约相当于原来50年一遇的洪水位,不会加重上游重庆市的防洪问题,但需要进一步研究重庆市关键部位的防洪安排是否达到防洪要求。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