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冲不走杭州水危机的阴霾。杭州苕溪水污染瞬间反弹,再度引起各界广泛关注。
此前,6月4日至9日,杭州接连发生4起重大环境污染事件,包括娃哈哈、万马电缆(002276)在内的多家知名企业的“意外”事故,不断冲击杭州的城市应急链,也对当地数百万民众的知情权和健康权造成巨大挑战。
面对连番险情,我们不禁追问:城市水系为何如此脆弱?重大环境污染如何追责?
环保失察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6月10日凌晨1点40分,苕溪应急现场指挥部接到杭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报告:因突发暴雨,浙江万马电缆股份有限公司东侧的东山南路雨水管道内部分残余污水溢流苕溪。
现场人员立即对溢流口进行封堵,但暴雨越下越大,降水量明显超过了地下排水管道的排水能力。消防大队紧急调运7个大型空储罐,累计转运封存了400多吨污水。
6月10日晚,杭州市政府再次召开应急工作会议,部署苕溪饮用水源污染事故处置工作。会议指出,要对严重失职、监管不力的临安青山工业园区管委会有关责任人进行处理。
此前,余杭水厂在6月5日监测发现,苕溪原水中出现10种左右的挥发性苯烯类有机物质,其中包括微量二氢化茚、二聚环戊二烯等有机物。
余杭区各水厂的源水均取自苕溪,可能都不同程度地受到污染。
余杭水务公司董事长李冰石称,污染水源的几类物质不在国家卫生部门规定的饮用水检测指标之内,此前也从未检测到。那么,当地自来水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李冰石始终没有回应这个问题。
经杭州市环境监察支队调查认定,金质丽化工、万马电缆等4家企业系这次苕溪污染事件的“元凶”。
而本报记者了解,早在2005年7月5日,金质丽化工公司就曾违反环保“三同时”制度,但仅被临安环保局环境监察大队罚款了事。浙江万马电缆公司亦是“带病”运行。6月9日,就在下游余杭恢复正常供水后的数小时内,环保执法人员在该公司又发现一处非法排污口,红色污水直接汇入数米开外的苕溪。
临安经济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黄国林告诉记者,万马电缆公司2005年入驻该开发区,金质丽公司等另外3家企业早在2002年就入驻了。它们当初均通过了“环评”。
那么,临安经济开发区已招商[简介最新动态]进驻的80多家企业,究竟有没有污染防控机制?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