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2011年中国零售业节能环保绿皮书摘要

发布时间:2011年11月6日 来源:

....


  2.创新传递渠道,倡导绿色消费理念


  零售企业大多遍布于商业区和生活区,是推广全民绿色消费的最佳途径。近年来,许多企业一直积极尝试采取丰富多样的宣传方式,向社区、顾客、商场员工推广环保节能理念:如通过开展“地球月”、回收月饼盒、开设节能环保产品专区、设置环保宣传栏、举办“环保低碳”社区公益教育等活动,在传递理念的同时,也全面展现了企业公民形象。但面向消费者的宣传方式宽广无限,可探索的创新思路和解决方案永无止境。


  如新世界百货K11北京环保体验馆,是其环保行动的主打牌,通过场馆免费参观展览,向公众宣传低碳环保的全新生活方式。如此,通过企业自身的引领,让环保的意识及危机理念等信息传播给更多的人,同时呼吁更多的大众一起参与环保工作,以行动实践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3.建设绿色物流中心,节能减排全程化


  根据2010中国连锁百强调查显示,物流能力越来越成为连锁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之一。由于企业的网点数量增加,覆盖面增大,更加需要统一的物流来提高经营效率,保证商品的供应。建物流配送中心是近几年零售业的发展热点。截至2009年底,中国连锁百强中有90多家建立了自己的独立配送中心。


  如TESCO立足于绿色物流,2011年在国内首家购地自建浙江嘉善绿色物流中心,采用多种先进的节能技术和手段,与传统物流中心相比预计节能45%,节水40%,并减少35%的碳排放。同时,Tesco优化物流配送的车辆和路径,减少物流配送过程中的能耗和环境影响。


  4.打造节能概念店


  目前,随着企业各项节能环保行动的日益深入,零售业在全社会节能环保中的贡献度不断提高。自2010年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启动了“百家低碳示范商店”项目活动,旨在通过评选零售业优秀节能环保低碳示范店,为行业树立典范,为其他企业提炼打造低碳店的“秘诀”,同时敦促零售企业在不同领域广泛开展节能环保实践活动,持续推动并实现零售业节能降耗的目标。低碳示范店以单位面积的耗电量、万元营业额的能耗量、耗水量、节能照明器具应用范围以及门店所经营的环保节能产品种类和员工培训次数等方面为主要考核指标,选出最佳实践门店,树立中国零售业节能减排标杆企业。


  连锁协会统计显示:不同业态低碳门店经过改造后,年平均节能量均在10%以上,其中大型超市年平均节能水平为16.8%,百货店为20.1%,专业店为18.9%,可见低碳示范门店通过节能改造已经收获巨大节能效益。2010年不同业态的单位面积耗电量区间为:大型超市250-460kwh/m2,百货店200-530kwh/m2。2011年度首批低碳示范店中,大型超市的单位面积平均耗电量为276kwh/m2,百货店的单位面积平均耗电量为259kwh/m2,由此可见低碳示范店的节能成果明显。特别是参照国际研究成果来看,本年度首批低碳示范店的能耗量要远低于国际零售企业。由此可见,低碳示范店取得了巨大节能效果,不仅成为国内零售业翘楚,也已经赶超国际的先进水平。


  低碳示范门店能够取得巨大节能环保效果的“秘诀”是:一是照明方面,根据客流量,采用分时段降低照度的自动调光装置,以及根据需要采用人体感应等方式自动开关灯设备;二是冷冻冷藏,通过对冷冻冷藏陈列柜的监测与控制,定期进行设备和配件的维修、保养、更换;三是用水管理,卫生间安装感应式水龙头,建立用水统计及用水管理规章制度和奖惩措施;四是循环再利用,倡导适度包装,建立物品回收利用的相关管理制度并对废弃产品进行回收再利用;五是清洁能源,采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六是宣教示范,以点带面,在立足门店节能减排基础上,低碳示范店同时也注重与社区消费者交流,定期举办多种形式的节能环保宣传活动,倡导树立低碳消费理念。


  (五)零售业节能环保发展瓶颈与障碍


  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零售业的节能环保还处于初级探索阶段,尽管节能环保理念已经逐渐被更多的企业所认识,但不可否认的是零售业的节能环保发展历程仍然步履维艰,存在诸多的障碍和困难。


  首先,多数零售企业的环保节能停留在低成本投入的基础层阶段。虽然简单技术应用在实施节能环保初期会起到非常明显的效果,但节能环保的深化意味着更复杂的技术支持、更高的整体性要求、更大的投资介入方案,零售业节能环保的可持续发展有待技术、资金、政策等方面更雄厚、更稳定的支持和提高。因为节能可为企业带来更直接的经济效益,因此,零售企业节能多、环保少。根据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在2009-2011年三年间对零售业节能情况的调查发现,近几年零售业的环保还仅仅停留在节水、包装物回收、购物袋的减量化方面。此外,对于零售业环保和节能如何深化,如何建立行之有效的评价体系还缺乏系统的研究,企业的环保节能缺失标准和参照,因此摸着石头过河成为常态。如何将全球零售最佳实践经验转化为符合中国国情和发展阶段的理论指导,助力本土零售业的长期可持续发展将是企业界和学术界共同努力的方向。


  其次,零售企业能够接受的投资回报期通常在3年左右,这制约着投资回报期较长的节能环保技术的应用。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将进一步推动合同能源管理(EPC)在商业领域的应用,以有效解决投资回报期限对节能环保的制约。目前企业对合同能源管理的认识不尽相同,华润万家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
  第三,目前零售业的节能环保缺乏有效的制约和激励机制。我国还没有针对零售业节能环保的强制性法规标准,零售业缺乏持续改进的强制性机制。零售业的节能环保目标是降低运营成本,提升企业效益。与国外零售企业相比较,中国企业关注更多的是直接经济效益,而国外企业更注重社会责任的体现。
  国家对零售业的激励机制也多集中于补贴等经济手段,这些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企业的节能环保行动,但补贴的负面效果也显而易见。强化企业社会责任,提升企业形象,使企业获得更多社会认可,对于中国零售业节能和环保的长远发展有着更重要的意义。


  (六)中国零售业节能环保发展趋势


  1.向供应链上游延伸,进一步深化与供应商的环保节能合作


  环保节能是沿着产品整个生命周期的全过程持续改进,深化零售业环保节能就必须沿着供应链延伸。据企业节能调查显示,61%的企业建有自建物流中心,26%的企业表示未来一两年有自建物流中心的计划。过半数的企业设定了物流环节的节能目标,2011年这一节能目标均值为13.5%。为减少商品运输过程的碳排放,46%的企业关注本地产品的销售,2010年参与调查企业的本地产品销售额占总销售额的平均比率为38.9%,预计2011年这一比例会提高到44.1%。


  超过半数的企业对供应商提出了节能环保方面的要求和限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1.合规要求:严格审查供应商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环境保护的法规要求;2.培训指导:开展供应商能效提升项目,从培训、现场指导等方面帮助供应商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能源成本;3.设备:推荐供应商使用节能设备4.包装:要求供应商在不影响商品质量的前提下,减少包装材料,限制使用过度包装,推荐采用可回收利用的包装材料;5.产品:引导供应商投入研发绿色环保产品,要求供应商持有绿色环保认证证书;6.运输:商品配送由公司统一安排车辆,集中配送到各分店,为减少车辆拥堵的能耗,选取夜间时段运输送货。


  从外资企业的领先实践看,与供应商合作,实现供应链上游的节能环保是中国零售业节能环保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绿色供应链将带来一次商业革命,在不久的未来,谁在可持续发展领域拔得头筹,谁就很可能是下一场竞争的真正赢家。


  2.引领绿色消费,为顾客创造新的价值


  根据连锁协会“绿色消费专题调查”显示,中国消费者的绿色消费观念正在逐渐形成,并逐步提高:74%的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时会注意商品上的环保标识。当消费者选购商品时,56%的消费者希望商品上有明显的环境标志并注明益处,52%的消费者表达了希望零售企业设立绿色产品专柜的愿望。


  随着消费者绿色消费意识的增强,零售企业对绿色消费引领也需不断深入。TESCO已在英国推出200种“GreenLiving”系列有品牌商品,包括节能灯泡、纸制品和厨房用品,帮助顾客做出更环保的选择。同时与供应商合作,利用价格、促销以及产品推广等措施突出环保,促进顾客的低碳生活方式。


  消费者与零售业的密切相关性决定了零售企业对消费者的影响力不容忽视。零售企业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宣传和引导消费者绿色消费、低碳生活,为消费者创造新的价值。

4页 当前为第 3[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