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绿色消费技术
绿色消费技术主要是指在生活消费领域中,对公众性资源进行综合循环利用的技术,对生活垃圾进行合理的分类、处置及再利用,尽可能不造成或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
15 生态恢复技术
生态恢复技术就是以生态系统演替为理论基础,借用物理、化学、生物等方法,控制待恢复生态系统的演替过程和发展方向,恢复或重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使系统达到自维持状态的技术。
16 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面向环境友好型社会的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模式构建,可分为三个层次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的建立。
17 评价技术
环境友好型社会评价体系是对区域产业、城市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和社会消费四大体系协调发展状况进行综合评价与研究的依据和标准。
18 管理技术
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的管理创新。面向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管理创新包括:战略规划设计与优化;政府管理创新;企业管理创新。
我国还应重点瞄准低碳能源和低碳能源技术,积极开展研究开发和示范工作,以期在低碳经济上占领技术制高点。低碳技术广泛涉及石油、化工等多个领域,包括煤的清洁高效利用、油气资源和煤层气的高附加值转化、可再生能源和新能源开发、传统技术的节能改造、碳捕获与埋存技术等。
事实上,目前世界上主要国家已普遍意识到金融危机将催生新一轮科技革命,而新一轮科技革命很可能是生物技术、新能源开发等为主导。美欧日等发达国家已经在这些领域投入了巨大的力量。进入21世纪以来,美国联邦政府财政科技拨款中,有多达50%以上投向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领域。最近奥巴马政府开启了联邦政府科技预算支持干细胞研究的闸门,这也说明美国的生物经济航船已经启锚。在新能源领域,由八国集团提出的到2050年将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至少减少一半的目标,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以及各种节能减排技术将得到空前的发展和利用,从而使人类真正摆脱对目前一次性化石能源的过渡依赖。欧盟已明确提出加快转向低碳经济,计划启动“绿色汽车”、“低能耗建筑”、“未来工厂”三大行动,大力发展低碳经济绿色技术,总投入72亿欧元。可以相信,低碳经济、生物经济等新经济形态很有可能会改变未来的世界经济版图。能否抓住这次历史变革的机遇,将对我国的未来产生极为深远的影响。
面临国际经济危机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我们要高度重视科技进步在摆脱危机过程中的决定性的影响和作用。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自主创新为核心,不断提高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大技术性、知识性投资,推动我国早日走上创新型国家的道路,并通过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和广泛应用,创造新的社会需求,催生新的产业发展,推动新一轮的经济复苏。新技术推动新经济,新经济依靠新技术。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