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本哈根市提出到2025年成为世界第一个碳中和城市,并计划在到2015年二氧化碳减排20%之前,英国伦敦市也提出到2025年之前的低碳城市建设目标。中国的保定等十余个城市也提出建设低碳城市的目标。
“在没有低碳城市指标体系以及不清楚怎样建设低碳城市的情况下,这些城市叫低碳城市不是很合适,应该叫低碳行动领导力城市。”中华环保联合会副秘书长谢玉红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
低碳城市的困惑
“发展低碳城市首先就需要发展低碳经济,城市作为低碳经济转型过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主体,首先就需要明确低碳经济的内涵。”中国社会科学院、城市发展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庄贵阳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
关于低碳经济的内涵,最早出现的官方文件就是2003年英国的白皮书要求建立一个低碳经济体,并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其前提条件就是将温室气体的排放量限定在一个合理的水平,以防止全球变暖的严重负面影响,并在此过程中寻求能源安全和新的经济增长点,英国的低碳经济概念是以最终的绝对减排量为依据的,以全球生态安全为目标,注重实现低碳经济。
以瑞典和英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所追求的低碳经济概念是在GDP不断增长的同时,碳排放量要绝对地下降,即GDP和碳排放量绝对脱钩的状态。当然英国提出的低碳经济概念很显然没有考虑发展中国家的发展现状和发展阶段。
庄贵阳表示,中国学者对低碳经济的认识是相对的,即在一定的碳排放约束下,碳生产和人们的发展要达到一定水平的经济形态。中国要发展低碳城市就需要通过技术跨越式的发展来实现低碳,主要表现在城市能源效率的提高,能源结构的优化和消费者行为的理性化。
发展低碳城市就需要明确低碳经济的三个核心特征:首先是低碳排放;其次就是具有较高的碳生产能力;最后是低碳的阶段性。在低碳城市的建设中,需要考虑城市的发展阶段、资源禀赋、消费模式和技术水平。
低碳城市发展低碳经济是建立在一整套衡量低碳经济的指标体系的基础上的,从低碳产出、低碳资源、低碳政策等方面提出一套指标,并且进行运用,现在中国很多城市甚至没有一个能源表。
2010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谈判某些方面的失败,催生了来自地方城市的区域性行动,通过地方层面的国际合作,让城市层面的合作为国家合作提供了实验室的功能。
目前,国脉的低碳城市建设是基于绝对的减排时间为基本纲领,以减排结果为目标,配合相关的政策和规划文件来实施宜居,来指导低碳城市的社区规划和能源使用。而中国的低碳城市建设总体上是零散的,尝试性的,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低碳城市发展方向。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