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增长、促发展是当前工作的大局,各地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经济发展和行业振兴的新政策。浙江省资源禀赋少、环境承载能力弱,当前更应善于抓住机遇,勇于政策创新,积极探索环境保护新道路,充分发挥生态环保工作在优化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中的“总闸门”、“调节阀”、“助推器”和“防火墙”作用。
保增长,发挥环保在经济发展中的“总闸门”作用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蔓延,经济发展面临不少困难,在这种形势下,环境保护这根弦不能松,要将其摆上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整体框架,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作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措施。要充分发挥环保在经济发展中的“总闸门”作用,避免重蹈“先污染后治理”、“边污染边治理”的覆辙。
一要坚持统筹规划与总量控制结合。要根据当地的环境容量和资源承载力确定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并以此为基础制定经济发展总体规划,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4类主体功能区,统筹规划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
二要坚持总量减排与结构调整统一。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是国家“十一五”期间要完成的刚性任务,产业结构调整是优化发展的必然选择,两者目标一致、互为补充。
三要坚持严控源头与强化整治并重。严把源头关与强化整治,都是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无论当前还是长远,都要重视控制新污染、治理老污染,削减总污染量。
促调整,发挥环保在产业优化中的“调节阀”作用
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必须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因此,要结合当地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排放总量,充分发挥环保的“调节阀”作用,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的转型升级。
一要以科学决策统筹结构调整。要探索建立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机制,强化政府的环境责任,加强职能部门之间的工作协调。
二要以污染减排倒逼结构调整。要严格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健全工作体系,落实减排措施。要严格污染整治标准,有选择地提高一些敏感区域和高污染行业的准入标准和排放指标。
三要以环境政策助推结构调整。要积极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及交易工作,努力推进“绿色信贷”,深化企业环境信用管理制度,对不符合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和产业政策要求的项目以及环境信用不良企业,要严把信贷关。
四要以环保科技支撑结构调整。要支持一批环保攻关项目,重点推广一批先进的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技术项目;要积极发展环保设备制造业,加大投入,力推环保产业发展,提高污染防治能力和水平。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