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今日焦点 » 正文

媒体盘点节能减排转5年路:造假致公信力打折

发布时间:2011年1月5日 来源:《中华工商时报》

....

    节能减排有了明确的数字目标,是从“十一五”开始的。如果说“十一五”是第一张考卷,这张考卷我们已经提前交卷,成绩合格。


    但是,在去年年末,为了完成节能减排指标,一些地方出现了靠行政手段“拉闸限电”、数字造假等令人担忧的现象。


    环保部日前公布的减排目标是,到2015年,全国二氧化硫的排放总量将比2010年减少10%,而COD的排放总量将比2010年减少5%。工信部提出的目标是,到“十二五”末期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量比“十一五”末期降低16%。 现在,第二张考卷接踵而来,相比第一张考卷,其难度更大,需要有关部门和企业、社会各界付出更大的努力。


    第一张考卷虽然合格,却非完美。因此,对“十一五”节能减排的经验教训进行简要回顾和总结,很有必要。


    2010多事之秋


    “十一五”的目标,是到2010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能耗要降低20%左右,主要环境污染物排放总量要减少10%。


    尽管提出目标时大张旗鼓,从中央到地方都很重视,但是,作为“十一五”的开局之年,2006年并没有实现节能降耗和污染减排的年度目标。开局不利加大了后四年的难度。截止到2010年上半年,公开信息显示,仅有北京和天津完成了节能减排任务。


    这注定了2010年的秋天成为一个多事之秋。


    有关各地靠行政手段“拉闸限电”、数字造假以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新闻,成为2010年秋天各路媒体调查报道的重点。
   

    从2010年9月开始,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开始对钢企实施强制性“拉闸限电”,或提高供电价格。最典型的是河北安平县搞的全民“无差别限电”,搞成了“大运动”,搞得民怨沸腾。


    无独有偶,在地方政府强行“拉闸限电”的时候,数字上的问题也被媒体发现了。


    2010年8月8日,工信部向社会公告了2087个淘汰落后产能企业名单。2087家企业,当然是一个大手笔,从北京到各地,媒体闻风而动,按图索骥,希望追踪报道一些节能减排的典型事迹。结果,事与愿违。


    山西洪洞县马二水泥粉磨站,2010年前就已拆除,2010年8月工信部公布名单的时候,这个粉磨站仅剩几间房子,并养上猪。这样一家企业,竟然出现在2087家企业名单中。


    媒体记者在山东淄博实地走访发现,10家落后产能企业中,2010年前已停产的至少占4家,落后产能置换1家。而在更广范围内,电话拨不通或空号、企业早就关停甚至转产、企业实际产能小于工信部名单所列产能、众多被淘汰企业不知国家有专项财政补贴等“怪现状”颇多。


    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据了解内情的人介绍,是因为淘汰落后产能的标准是“拆除”而非“停产”。换言之,即便落后产能企业已停产,但只要生产设备此前未被拆除,就存在“复产”可能,且此前未被列入淘汰名单、并在2010年底前拆除,该落后产能就符合2010年淘汰条件。


    也就是说,山西洪洞县的那个粉磨站,尽管只剩下养猪的功能,只要房子不被拆除,就不算被淘汰,就可以进入工信部的名单向全国公示。


    这样的做法,算不算弄虚作假?


    2010年年底,有关部门先后宣布“十一五”规划中规定的节能减排任务已经提前完成,但是,前有2006年开局不利,后有2010年的多事之秋,所谓的“提前完成”,其公信力,多多少少已经打了折扣。

3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