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电动汽车的前世今生
也许现代人很难想象,一百多年前,电动车已经开始大行其道。最早的电动汽车来自苏格兰人罗伯特·安德森,1839年他给四轮马车装上了电池和电动机,这比“汽车之父”卡尔·本茨造的世界上第一辆内燃机汽车,早了近30年。1873年,英国人罗伯持·戴维森制造了世界上第一辆有实用价值的电动汽车,电的来源是蓄电池,1897年伦敦甚至出现过电动出租车。
电动汽车最繁荣的时代是19世纪[综述 图片 论坛]末20世纪初,例如,世界上首辆车速超过100公里/小时的汽车就是电动汽车。那是在1899年,由比利时工程师卡米乐·热纳茨(Camille Jenatzy)设计的名为“从不满意”(La Jamais Contente)的铝制车身汽车,现在保存在法国贡批尼(Compiegne)博物馆中。
一开始,电动汽车面临最大的竞争对手,就是庞大笨重的蒸汽机车。毫无疑问,在这场竞赛中“后发”的电动汽车一路赶超,并在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三分天下有其一”。
据统计,到1890年在全世界保有4200辆汽车中,有38%为电动汽车,40%为蒸汽车,22%为内燃机汽车。1911[综述 图片 论坛]年,就已经有电动出租汽车在巴黎和伦敦的街头上运营,到了1912年在美国也有至少3.4万辆电动汽车运行。
然而好景不长,短短几十年过后,因内燃机汽车的产业化水平大大超过电动车,电动汽车在欧美国家的“黄金时代”开始一去不返。到了20世纪的20年代,城市里已经很少能见到电动汽车,取而代之的是,内燃机汽车已经世界上各个国家的街道上来回穿梭。
由于石油的大量开采和内燃机的种种优越性,电动汽车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竟渐渐被人们遗忘。在沉寂了半个世纪以后,让电动汽车重新回到人们视线当中的,是上个世纪70年代接连爆发三次“石油危机”。出于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考虑,各国政府开始物色替代石油的其他能源,包括风能、太阳能、电能等可再生能源。
历史的轮回,终于给了电动汽车第二次机遇。
上世纪80年代初期,纯电动车曾受到世界范围内众多汽车厂商的大力追捧,通用、福特、丰田、本田等纷纷开发了各自的纯电动车产品。然而,当时电动车面临的最突出问题就是电池技术。和一个世纪之前电动汽车面临的瓶颈一样,电池的续驶里程[综述 图片 论坛]、制造成本以及充电设施等一系列尚待突破的技术问题,让电动汽车难以大规模普及。
据统计,到21世纪之交,全球共销售电动车6万辆,占全球汽车保有量6亿辆的万分之一。 2003年,通用和丰田正式宣布放弃电动车生产,转向混合动力和氢燃料电池的研发。通用的氢燃料电池技术,由于氢能源无法大规模获取而进入“难以商业化”的死胡同,但是以丰田为代表的混合动力技术,却独辟蹊径实现了商业化。
近两三年,日本混合动力技术日臻成熟,逼迫通用等美国公司推出Plug-in(插电式混合动力)进行对抗。日本的混合动力是内燃机为主,电池回收能量驱动电动机为辅;插电技术以外接电源充电为主,内燃机发电作补充。目前,已经量产的丰田最新一代普锐斯[综述 图片 论坛]Pruis和将于2010年量产通用volt[,就是成功应用Plug-in技术的代表。
虽然以Plug-in技术为代表的混合动力汽车开始在全球风靡,但是诞生了近一个多世纪的纯电动汽车,迄今没有迎来她翘首以待的“第二个春天”。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