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四成的太阳能热水器一到冬天就“罢工”。
日前,“解决太阳能冬天使用难题,倡导行业成熟新标”研讨会在北京举办,中消协发布调查,四成在用太阳能热水器一到冬天就不能使用,为此,中消协发布消费警示,提醒消费者慎购。
对此,中国农村能源行业协会太阳能热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罗振涛在接受中国商报记者专访时表示,新的太阳能热水器行业标准目前已经定稿,方案已上报有关部门审批,争取今年内能够出台,以尽快改变目前行业的现状。日前,太阳能龙头皇明更是率先表示,淘汰180机型,推出升级换代的金品热水机,以期挽救太阳能行业的负面风波。
不过,在一些观察人士看来,太阳能行业被九成中小企业的低端产品充斥,新的行业标准和能效标准能否因此规范乃至“升级”改观整个太阳能行业的寒潮境遇却是疑问犹存。
太阳能热水器遭遇“信任危机”
目前,太阳能市场以180及以下型号热水器主导市场,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针对热水器的宣传五花八门,却都是以如何好用为主要宣传口径。但消协的一纸调查却让这些宣传原形毕露。
研讨会上,中国消费者协会披露,入冬以来天气寒冷,太阳能热水器遭遇的投诉呈现增加的态势。为此,中国消费者协会组织包括北京、哈尔滨、广州市消委会在内的全国24家消协(消委会、消保委)等消费维权单位,在日前联合开展了一项太阳能热水器使用状况调查,调查显示:40.87%的太阳能热水器一到冬天就无法使用。
消协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的太阳能热水器集中投诉的问题出现在管道冻堵、洗澡前等热水、水温低、水箱小全家人洗澡不够用、操作不智能等问题,更有些杂牌的拼装机产品质量不过关,使用寿命短,甚至在使用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
中国消费者协会消费指导部主任张德志称,导致上述严重问题的主要原因一是一些小厂家质量差,包括真空管质量差、整机抗冻能力差等;此外,商家或消费者自己组装太阳能热水器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管路、配件多由非正规厂家生产。
“太阳能热水器冬眠在业内并不是个例。”一位不愿具名的太阳能企业负责人说,我国太阳能热利用行业最高峰期多达6000多家太阳能企业,其中5000多家是中小企业,甚至是小作坊,既无成熟技术工艺,也没有严格检测标准,更没有考虑严冬低温下的使用,冬天正常使用就成为空谈。
张德志说,现在太阳能行业低规格热水器占据了80%的市场份额,整个行业急需重新制定新标准,引领行业升级,不然很难说会不会引发行业的信任危机。
研讨会披露资料显示,目前太阳能市场180以及以下型号是投诉的高发地带。对此,作为行业龙头的皇明率先反应,其试图用“热水机”的升级换代来挽救太阳能行业的负面风波。皇明太阳能公司营销总监王久伟表示,皇明品牌已经全面停产180的型号,转产真空管规格为190厘米和210厘米的机型。皇明多年研发冬季解决方案,推出了金品热水机,采用400摄氏度高温热发电技术,二次聚光,真空管热效率大幅提升,主机、管路配件等都围绕冬天好用原则配置,经过了抗冻、干烧等1000多项破坏性检测试验。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