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观点评论 » 正文

新华网:新兴产业发展也要严防“过剩”

发布时间:2009年9月11日 来源:新华网

....

  新华网北京8月26日电 (记者周英峰) 今年以来,国家稳步实施应对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经济企稳回升的势头明显。但是,在各项政策措施的刺激下,少数地区再现投资“冲动”,不仅一些传统产业重现扩张迹象,一些尚在培育之中的新兴产业也出现了“一哄而起”的苗头,值得特别关注。

  以受到普遍关注的新能源为例,在巨大市场“预期”的推动下,新能源产业近年来受到追捧。目前,全国“打造新能源基地”的省份已超过17个,但有些并未充分论证规划。大批企业纷纷上马新能源项目,致使产能过剩的情况在很短时间内迅速显现。据了解,一度红红火火的光伏企业,目前3/4以上已经倒闭歇业。即使在这种情况下,还有一大批项目在建或即将建设。

  尤其需要警醒的是,在种种新能源项目一哄而上的同时,大功率风机制造、硅提纯等重要核心技术仍掌握在别国手中。新能源产业表面繁荣的背后,并未真正走出创新与高水平发展的新路。

  我们不该忘记,重复建设、无序竞争、研发滞后,一直是我国产业发展的“痼疾”。此次金融危机中,不少传统产业正吞服以往冲动带来的“苦果”。新兴产业如初生的婴儿,需要一个逐步成长培育的过程,“拔苗助长”式的做法只会带来严重不良后果。少些冲动,多些理性,集中精力做最关键、最迫切的事情,这才是当前发展新兴产业的不二选择。

  确保新兴产业健康、稳步发展,政府部门应当承担起政策引导的责任。应把握好市场需求,搞好区域布局,防止一哄而起。同时,不宜对新兴产业提过高的GDP产出要求,给其成长留下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另外,应加强科技投入和政策创新,引导和支持企业关注技术研发和品牌建设,引导市场合理有序发展。而为了眼前政绩和短期利益,透支新兴产业的未来,无异于“杀鸡取卵”。

  当前,我国经济正处于企稳回升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着眼长远,既加速破解结构失衡的“老难题”,更严防产业发展的“新风险”,只有如此,才能真正把新兴产业培育成引领中国经济新一轮发展的增长点。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