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品牌故事 » 正文

不走寻常路,李小明的“苏阿姨”馄饨

发布时间:2011年2月17日 来源:《易友》

....

  披肩长发,休闲装束,第一印象并不是一个标准的企业老总,这让李小明有些得意,但更大的得意之笔是,他一个大男人将“苏阿姨”品牌打造成了中国速冻馄饨第一品牌。


  在中国,每年新生15万家企业,同时每年有10万家企业倒闭,剩下的企业中60%在5年内破产,85%在10年内消亡,中国企业平均寿命2.9年。而李小明的“苏阿姨”,却在三全、思念、龙凤和湾仔码头等速冻食品巨头侵吞60%市场的包抄下,在速冻食品最激烈的战场华东市场,15年未倒。


    无心插柳


  李小明一脚踩进这个行业,便成为了“苏州民营速冻食品第一人”,但这却让他在八九家国有企业的包围中,显得如此“碍眼”。“这是个体户做的,别买。”这家在苏州当时最小的,能灵活渗透到很多商场的速冻食品企业,却遭遇了集体围剿,体制成为绕不过去的“死穴”。


  几个月后,李小明真的在苏州销声匿迹了。


  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却在苏州周边的南京、上海、宁波频繁出现:开着车身上写着“苏阿姨来哉”的冷藏车,在城市的公交车站沿线转悠,于是这句带有极强吴侬软语意味的广告语,被人们不经意地念出来,形成了最简单的口口相传。


  接着大大小小印着色泽鲜润的产品照的海报贴进了商店,当时,还没有任何企业做海报宣传。而街头,常常能听到店员们冲着送货小伙喊“苏阿姨”,在当地成为一大特色。


  所有人都用袋式,李小明却第一个采用盒式包装,增大陈列面积并提高档次,并第一个附赠汤料包。


  完成铺垫的李小明开始以他的方式开篇。


  “在外地,很多人以为苏阿姨是合资企业。”原来,当时所有的速冻包装只有中文说明,李小明却采用中英文对照,这个小小的动作无意间帮了他的大忙,“没有合资企业的厂房和办公楼,各地的采购员来了,我都安排在当地最豪华的宾馆住宿,在高档的商务会议室洽谈,出手阔绰地招待他们,他们根本不会相信有这样底气的其实是一家小企业。”这背后则是,“创业前三年,投资人没往家里拿一分钱的收益。上一分钟赚的钱,下一分钟就投进去,轮轴转着慢慢把市场做大。”


  在苏州遭遇围剿的“苏阿姨”,就这样渐渐在苏州周边“柳暗花明”了。


  不久后,李小明惊奇地发现来自苏州的订单渐渐多了起来。原来,“超市最早是随着麦德龙、家乐福进驻上海而开始兴起的,苏州最早的超市老板几乎全都去上海取经,结果发现上海的大小超市都摆着苏阿姨,回来后就来订货了。”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