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多个城市“集体上调水价”,酝酿新一轮水改。21日在一场“水务改革”小型论坛上有专家提出,本轮水价调整仍未到位,多轮水价上涨仍在预期和酝酿中。
这一集体大调价颇让市场感到意外,因为最近十年内,鲜有城市上调水价。“不是不想调,多年来大家都在等机会”,某水务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供水企业成本倒挂已是不争的事实。资深水务行业专家金永祥说,本轮水价调整仍未到位,涨价不能够达到中国水务体制里面理顺价格机制的目的。
专家表示,目前的水价上涨,增加的是资源水价和污水处理费,这属于政府行政收费,这也是水厂并未扭亏和水价未调整完毕的原因之一。如果不从体制上解决问题,多轮水价上涨仍在预期和设想酝酿中。
北京首创股份副总工程师韩伟认为,大管线的建设,甚至是输水工程的建设,在水价里面占据相当大的部分,有关部门应考虑这一部分是否可从水价中剔除。
地方发改委官员:水价上涨是今后政策常态
在各地一片“水价该不该涨”的喧嚣声中,重庆水价未有异动。
重庆市发改委副巡视员、重庆水务专家周林军,8年前接受世界银行委托,写就《重庆市主城区给排水价格调整研究报告》。其间周将合理价格定义为:成本 合理利润 税金。
周林军称,水价没有异动不是说重庆水价不会涨,而是因为当年在和外资水务公司谈合作事宜之时,不允许溢价。重庆之前水务改革采取了“产权 特许经营”模式,即产权归属不变,然后引入外来特许经营者。
“溢价没有对不对之分,主要是要看溢价部分是否进入成本以及将来公众要支付的价格里。”周林军说。
“凡是有负外部性的物品都无一例外的要涨价,水价就是其中之一。”周林军说。水资源是公有资源,在消费中有竞争性,所谓负外部性,一个人使用多了,其他人享用就少了,但其他人并未因此获得补偿。
8月底,在水资源价格研讨会”上,周林军和一位北京发改委主张政府补贴水消费的官员争吵起来,周认为,政府应该补贴有正外部性的物品,比如,通过补贴让北京地铁免票,将极大遏制汽车数量增多造成的污染;假如对水价补贴,则是低水价——水消费居高不下(资源浪费)——污水量增加——环境污染——自来水生产和污水处理建设规模扩大——财政和公共支出规模进一步加大。
周林军认为:“公用事业现在不是自然垄断,是授权垄断,虽已摆脱了当时资本性束缚,但是又落入体制性窠臼。水价该不该涨不是价格问题,是效率问题。”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