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百余化工企业外迁原址留污染 江城为土地“排毒”

发布时间:2011年5月12日 来源:湖北日报

....

    昨从武汉市环保局获悉,该市近日启动首个土地“排毒”工程——汉阳赫山地块的污染土地修复工程,耗资2.32亿元,单体项目属国内最大。 


    赫山地块面积约16万平方米,是原武汉农药厂厂区。该农药厂在此扎根数十年,2003年整体搬迁。两年后,武汉市将该地块挂牌出让给开发商。去年初,该地块被确认残留污染。 


    本着对开发用地及居民负责的态度,武汉市政府高度重视,不惜补偿开发商上亿元,决定收回土地,责成环保部门进行环境风险评估,拿出修复方案。 


    据环评报告显示,该地块29.68万立方米土壤含有有机磷和有机氯农药化学成分,很难降解,必需修复才能再利用。 


    为此,武汉市决定斥巨资对赫山地块进行修复,修复工程包括污染土壤挖掘及清运、污水处理、土壤修复、场地平整等,修复后将符合居住用地标准。 


    项目施工方北京建工环境修复有限责任公司,曾实施国内首例土壤修复项目——北京化工三厂土壤修复工程。据悉,此次修复赫山地块,该公司除使用原位物理化学处理和异位水泥窑焚烧等技术外,还将采用土壤修复与地下水修复相结合的模式,在国内尚属首例。 


    另据了解,目前武汉市已对7处涉污地块进行了调查评估,确定4处土壤修复试点,其中硚口古田化工区修复工程规模最大,目前工程建议书已编制完成。 


    武汉曾是重化工业城市,三环线内化工生产企业共127家。2008年起,该市决定4年内将所有化工企业迁出中心城区。 


    硚口化工企业搬迁后,共腾退土地270万平方米,市环保局调查发现,污染土壤面积将近84万平方米,测出汞、铅、砷等重金属含量超标。该局在修复项目建议书中提出,将通过土壤固化、淋洗、化学氧化还原和热解吸等技术,对古田化工区的受污土壤及地下水进行修复,预计耗资24亿元。 


    据称,污染土地经修复后,将彻底消除污染隐患,为城市发展提供宝贵的土地资源。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