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观点评论 » 正文

“污染是因职工没洗澡”到底多荒唐

发布时间:2011年5月17日 来源:燕赵晚报

....

  日前,浙江德清海久电池公司被曝向村庄排放污水致数十名村民血铅超标,公司的解释是因为“职工下班离厂没有洗澡换衣服”,是偶发事件,而当地环评部门和政府对其环境影响问题早已知情。(5月15日《北京晨报》)


  看到海久堪称“辉煌”的历史,不得不说,这样的解释不荒唐。在2010年年初,环评部门和当地政府便已知晓海久公司存在环境问题,然而浙江省环保厅官网上却显示为“项目建设符合城市总体规划和生态功能区划要求”,顺利通过了上市环保审查。既然海久公司有能力让程序上极为严格的上市环保审查形同虚设,随便找个借口搪塞一下村民,又何足挂齿?


  德清不是第一个因为污染而被关注的小城,在环境污染版图上,安徽怀宁,浙江台州,湖南常德……从2009年至今,我国已连续发生30多起重特大重金属污染事件。“重金属污染”昭示着不发达地区工业化进程的艰难起步,也见证着乡村的日益凋零,以及包括生存权在内的公民基本权利的萎缩。


  荒唐的不是污染企业经不起常识推敲的解释,而是已然丧失执政伦理和道德底线的权力。在每一个重金属污染的地区都能发现,本该为民做主的政府成为污染企业的娘家人,本该担当环境污染监管之责的环保部门,却沦为污染企业的最佳搭档。权力失范之下,博弈的失衡在所难免,那些污染企业要么毫发无损,要么被重拿轻放。


  可怕的不是政府在某一种行为上误入歧途,而是整个执政伦理和价值观扭曲。“上市和百姓健康哪个更重要?”地方政府之所以选择前者,并非头脑发热,而是因为他们坚信,这才是权衡利弊之后利益最大化的结果。在这个价值颠倒的语境下,一些地方政府恐怕已经无力回答:什么事情是不荒唐的。


  “人没了,发展还有什么意义”,这是《人民日报》一篇评论文章的标题。这样的发问是残酷的,但毫无疑问,这样的发问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具有普遍而现实的意义。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