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落幕的两岸经贸文化论坛(以下简称“论坛”)成果颇丰,共达成19项共同建议,其中“加强核电安全交流与合作”建议引来各方关注。这是核电安全相关议题首次纳入两岸经贸文化论坛的讨论议程,并且最终列入论坛达成的共同建议之中。
据悉,上述建议称“支持两会(海协会和海基会)将核电安全纳入商谈议题。推动两岸建立核电安全信息通报机制,加强两岸核电安全专业机构合作,针对核电事故应急管理与安全技术进行深入交流,提高两岸核电安全水平,共同预防核电事故。”
国务院台办发言人范丽青5月11日表示,加强两岸核电安全的交流与合作,同两岸同胞生命安全与健康权益息息相关。据了解,目前两会已进行联系,尽快组织有关专家展开协商,争取列入第七次会谈议题并签署协议。
高度重视核安全
据了解,目前大陆在东南沿海的广东、浙江及江苏共有13台在运核电机组,与台湾隔海相望的福建省有两个在建核电项目(宁德、福清核电)。台湾现有三座核电站,6台在运机组(4台沸水堆,2台压水堆),另外,还有一个在建的龙门核电厂。此次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核电站的安全成为两岸同胞共同关心的话题。就两岸核电的堆型差别,中国核学会第六届秘书长傅满昌告诉记者:“不管沸水堆、压水堆还是重水堆,从核安全角度来说都是一样的,不能绝对地说哪个堆型好或者不好。”
业内人士透露,核安全虽为此次论坛临时加入的议题,但两岸核电界却能够迅速达成共识,首先反映出两岸对核电安全的高度重视,其次表明核电将成为文化和经贸合作之外,两岸合作的重要领域。
中国核能行业协会副秘书长冯毅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福岛事故引起了各个国家和地区的高度关注,核安全被重新审视。目前,大陆和台湾在运的机组都有很好的安全运行记录,此外双方在运行管理等方面都有好的经验,因此接下来的交流对两岸核电安全以及全球的核安全都有积极作用。
就两岸下一步具体的合作方向,中国核工业集团公司副总工程师田佳树在论坛讨论中提出,两岸近期可在10个领域加强合作,其中涉及核安全法规、标准、规范,核安全监督管理实践,实践分析与经验反馈,核电厂运行管理,事故应急管理,事故后监督和监测,核电厂运行维护、老化管理,外部事件、自然灾害预防和事故后果缓解,公共宣传,人员培训等。台湾原子能委员会核能研究所所长马殷邦则提出,两岸应建构核电安全、环境辐射、紧急事故及商(食)品辐射检测分析异常结果等信息实时互通及联系管道。
合作涉及领域更具体
“目前两岸在核电领域的沟通还基本停留在学术交流、经验交流、互相了解、参观访问、介绍情况这种层次,实质性的合作目前基本上还没有,但这次论坛达成的共识表明,两岸已经有了在实际项目合作上深入的意向。”傅满昌告诉本报记者。“双方曾经在核废物的处置上谈及过合作,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最终没有实现,现在这个问题可以继续谈。”傅满昌说。
此外,就这次共识中提及的核电安全信息通报机制,业内专家向记者表示,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一个机制,即国际原子能机构于1986年8月制定的《及早通报核事故公约》。另外,WANO(世界核电运营者协会)也专门搜集各个国家的核安全事故信息。而目前大陆和台湾直接之间的通报机制是通过第三方间接通报。
傅满昌表示:“国际原子能机构与WANO作为两个国际平台,在事故通报方面已有相关机制,因此两岸在这个方面的合作有可以借鉴的基础,在基础之上展开交流,更及时、更具有针对性。”
“间接通报在事故救援的情况下效率不会高,所以,两岸应该按照“三通”基本原则建立直接通报,将核事故的有关信息纳入进去,这样对两岸是有利的。”冯毅向本报记者表示。他同时肯定,合作往前推进以后,能够出来很多成果,真正确保两岸核电的安全,把必要的应急准备尽力完善,把风险降到最低。
首轮磋商近期启动
据了解,中国核学会与台湾核能科技协进会交替互访已经有20多年的时间。近几年,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与台湾核能科技协进会建立了业务联系,并在中低放射性废物的技术管理、核电厂安全操作员培训管理方面举办了多次研讨。
冯毅介绍,目前国家核应急办正在筹备谈判小组,预计于5月中下旬左右就此次成都文化经贸论坛议达成的核安全合作建议召开第一轮磋商,具体讨论如何落实这次建议。就核安全与核应急具体的大陆合作部门,冯毅表示:“国内哪个部门主管哪个部门主导,核应急将以国家核应急办主导,核安全方面将以国家核安全局主导,而核能行业协会的工作是搭建平台。”
记者获悉,中国核能行业协会与台湾核能科技协进会将于今年6月14日在南京共同主办“海峡两岸核事故应急管理和技术研讨会”。国家应急办、国台办经济局、四个省的核应急办(福建、江苏、浙江、广东)、三大核电基地(秦山、大亚湾、田湾)的核设施运营单位相关人员都会参加,台湾方面将邀请台湾原子能委员会、台湾电力公司和相关的科研机构参加。“这次研讨会是为了响应两岸对核安全合作方面的共同诉求,是一次具体行动。”冯毅介绍。
就福岛核事故是否对两岸合作有一定影响,冯毅表示,福岛核电事故发生后,两岸有一个共识:尽管两岸的核电目前是安全的,但这次事故的经验反馈表明,超强自然力的叠加超越了核电站本身的设计基准,这对两岸的核能界,包括世界核能界来说,是一个新的课题。在这样的背景下,两岸共同致力于和平利用核能,确保核电安全,是两岸人民的共同福祉。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