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观点评论 » 正文

治污染岂能“刑不上名企”

发布时间:2011年6月6日 来源:广州日报

....

  记者在哈药集团制药总厂调查发现,该厂所释放的臭味影响范围波及周边的高校、医院和居民区,对药厂相邻区域空气质量检测的结果显示,硫化氢气体超标1150倍。(6月5日央视《朝闻天下》)


  铺天盖地的广告投放,让很多人记住了“哈药集团”这个名字,这家老牌企业,现在年销售额近50亿元,位列全国医药“百强企业”。然而,药厂附近居民却常年不敢开窗,夏天都要戴口罩;地上堆的,水里流的,空中飘的,污染物可谓种类繁多,形式多样。


  事实上,哈药集团的臭味问题由来已久。当地媒体平均两年掀起一轮舆论监督热潮,但每次都是“报纸都发黄了,问题还没解决”。笔者在哈尔滨市环保局的官网上,查阅到一份2010年的工作总结,内称“环保专项行动取得突出成绩,限期整改企业119家,限期治理企业120家……”只是,这看似雷厉风行的环保风暴,为何刮不到备受诟病的哈药集团?难道是“只打苍蝇,不打老虎”?


  治理污染“刑不上名企”,其危害远远超过企业污染本身,不仅透支了政府部门的公信力,也造成极坏的“破窗效应”,导致污染问题愈演愈烈。要想做到共建生态保护环境,就需要彻底扭转治污“刑不上名企”,让每一起污染都能得到处理。(张遇哲)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