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风电产业在经过近五年“井喷”式的发展后,“十二五”开局之年,其潜在的问题开始集中爆发。记者近日在采访中发现,初期让业内人士普遍担忧的风电安全并网和输送问题,今年以来变成了实实在在的事故。由于装机阶段普遍被忽视的技术、管理等缺陷的存在,风机脱网事故频繁发生,对风电场和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严重影响。同时,我国风电产业还面临着装机后发愁并网,并网后又遭遇“弃风”的尴尬。
风电进入事故高发期
我国风电产业“十一五”期间快速发展,连续五年实现翻番。2010年底,我国风电装机总容量达到4473.3万千瓦,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并网容量也达到了2956万千瓦。
随着并网容量的增加,今年以来,一些风电基地不断发生风电机组脱网事故。
2月24日,中电酒泉风电公司桥西第一风电场出现电缆头故障,导致附近16个风电场的598台风电机组脱网,损失出力84万千瓦,占事故前酒泉地区风电出力的54.4%。国家电监会认为此次事故是近几年中国风电“对电网影响最大的一起事故”。中电酒泉风电公司一位负责人告诉记者:“这都是小小电缆头惹的祸。”
4月17日,甘肃瓜州协合风电公司干河口西第二风电场一个箱变高压侧电缆头击穿,引起系列反应,造成15个风电场702台机组脱网,损失出力占事故前酒泉地区风电出力的54.17%。事故的诱因还是电缆头。记者在这个风电场采访时看到,技术人员正在加班加点更新电缆头。
4月25日,酒泉风电基地再次发生事故,上千台风机脱网,损失风电出力153.5万千瓦。
在河北张家口,国华佳鑫风电场4月17日也发生事故,644台风电机组脱网,损失风电出力85万千瓦,占事 故 前 张 家 口 地 区 风 电 出 力 的48.5%。
据电网企业介绍,这几次事故均将整个西北电网主网和华北电网主网的频率拉低。而自2月24日以来酒泉风电基地发生的三次事故,分别甩风电出力84万千瓦、100.6万千瓦和153 .5万千瓦,更是不断刷新了我国风电机组历史脱网记录。
“如此大规模风电机组集中脱网,导致电网系统电压、频率大幅度波动。”甘肃省电力公司风电技术中心主任汪宁渤说,“直接威胁到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
风电产业能否承受“低”之重?
如果不是风机脱网,“低电压穿越”这个陌生的概念是不会频繁见诸媒体的。如今凡论风电,似乎必谈“低电压穿越”。
“低电压穿越能力是针对风电场的一种专门技术要求。”接受记者采访时,汪宁渤介绍。“由于所有常规水电、火电机组均能够自动满足低电压穿越能力的要求,所以一般不需要特意强调的。”
正是这个曝光率并不高的概念,成为风机脱网事故的“元凶”,也成为我国风电场的一大“软肋”。
国家电监会在调查了几次风机脱网事故后认为,当前已投入运营的风电机组多数不具备低电压穿越能力,在电网出现故障导致系统电压降低时容易脱网。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