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有关部门负责人近日表示,我国将推进建筑等领域的节能减排,开展绿色建筑行动后,又有消息曝出,扬州准备建一座可以真正住进人去的“零碳社区”。低碳型建筑引起了新一轮热议。
有专家表示,现代建筑的基本理念应该是实现“低能耗、高舒适度”的完美结合,建设生态、节能住宅,并不意味着高技术、高成本,完全可以利用简单、适用技术,并呼吁发展节能和绿色建筑,要加快立法。
低碳建筑强调碳减排效果和能源结构低碳化
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近日审议并原则同意“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以及节能目标分解方案、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发改委有关负责人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我国将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推进建筑等领域的节能减排,开展绿色建筑行动等。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博士生导师栗德祥表示,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资源能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的挑战,人类遵循碳素循环概念,提出发展低碳经济、建设低碳社会的战略目标,并得到越来越广泛的理解和认同。
2010年中国能源整体消费状况显示,在工业、建筑、交通三大高能耗领域中,建筑能耗所占的比重正不断上升。
“目前,我国的经济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位,新建筑大量增加,建筑能耗也持续增加。”中国房地产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元端告诉《经济参考报》记者,一直以来,我国资源、能源利用效率很低,浪费严重。物耗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钢材消耗高出10%至25%;每拌和一立方米混凝土要多消耗水泥80公斤;卫生洁具的耗水量高出30%以上;污水回用率仅为发达国家的25%。单位建筑面积采暖空调的耗能量,外墙大体是发达国家的四至五倍,屋顶是2.5倍;单位建筑面积的采暖和空调负荷是发达国家的二至三倍左右。
栗德祥认为,城市建设领域低碳发展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宏观层面建设低碳型生态城市,中观层面建设低碳型生态社区(含园区、城市综合体),微观层面建设低碳型绿色建筑。
在栗德祥看来,低碳建筑与绿色建筑相比,绿色建筑注重绿色技术集成和目标的标识性,而低碳建筑强调碳减排效果和能源结构的低碳化。两者结合起来就是低碳型绿色建筑。
记者了解到,虽然越来越多的人对低碳建筑、节能建筑、绿色建筑等概念耳熟能详,但低碳建筑有哪些内涵,与节能建筑、绿色建筑又有怎样区别却并不十分清楚。
张元端介绍说,所谓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节能建筑,是指按节能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使其在使用过程中降低能耗的建筑。所谓绿色建筑,则是在建筑全生命周期(包括建筑材料生产、建筑规划、设计、施工、运营维护,直到拆除、回用等各个环节)中实现高效率地利用资源(能源、土地、水资源、材料)、最低限度地影响环境的建筑物。又称生态建筑、可持续建筑。
栗德祥以南方绿色建筑技术展示中心项目举例说,该项目在功能布局优化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整合了植被碳汇技术、基础节能技术、室内环境控制技术、水资源循环再生技术、智能化监控技术、能源低碳化技术等六项低碳技术策略。实现增加碳汇、减少建筑能耗、提高运行效率以及实现可再生能源全覆盖并最终可达到零碳运行的目标。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