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对中国太阳能电池实施“反倾销、反补贴”调查,自筑高台,必然是双困结局。
中美新能源贸易战硝烟再起
在全球光伏市场深陷寒冬之际,是选择双方互利,还是玉石俱焚?至少目前,美国选择了“玉石俱焚”——“反倾销、反补贴”的大棒已砸向中国光伏企业。此举不仅可能引发欧盟连锁反应,给中国光伏带来毁灭性打击,而且可能引发全球新一轮针对中国新能源的贸易保护风暴。
贸易大棒再次落下
屋漏偏逢连夜雨,深陷寒冬的中国光伏企业,再遭来自大洋彼岸的一场“劫难”。
2011年10月19日,德国光伏巨头Solar World在美分公司,联合其他六家美国光伏企业,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美国商务部提出申请,要求对中国出口的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以下简称“双反”调查)。
反倾销是指对于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而反补贴则是为了维护国际贸易的自由发展,针对一国的补贴行为采取必要的限制性措施。
按照相关流程,11月8日前后,美国商务部将决定是否立案,如果立案,则进行为期一年的调查。
新能源已经成为最近中美贸易摩擦的新主题词。一年前,几乎在同一时间,美国宣布就中国是否对国内清洁能源行业提供非法补贴进行调查。时隔一年,“301调查”因为“补贴证据缺乏”不了了之,中国光伏行业刚以为打了一个胜仗,“双反”调查随之而来。
“双反调查”与“301调查”根本的区别在于:“301调查”中,中国可以通过上诉去世贸组织讲理,而“双反”是根据世贸组织的“双反”协议转化成美国国内相关法律发起的调查。
这意味着,“双反”调查中,“美国可以不经过世界贸易组织的仲裁就可自行决定结果。”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法律部负责人刘鹏旭对记者说。
若此次调查一旦认定申诉请求,中国光伏企业面临的可能是高达100%的反倾销税。“美国市场的大门基本就此向中国光伏企业关闭了。”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副所长李俊峰对记者说。
事实上,伴随“双反”调查的还有美国企业针对中国光伏企业发起的各种专利侵权诉讼、破产限制购买法令等“五花八门”措施。
本月初,美国光伏零部件安装企业Westinghouse Solar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提出,希望调查中国第一家登陆美国纳斯达克的光伏企业——阿特斯太阳能及另一家美国当地的光伏组件安装专业公司Zep Solar的专利侵权。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