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集中开发、远距离传输的新能源开发方针,或将在“十二五”期间有所改观。
在今年“两会”期间,记者采访得知,由于跟传统能源相比,新能源有着能源密度低,同时不能大规模进行储存等特点,因此“分散式和分布式”开发方式应引起有关方面的高度重视。
为此,“两会”期间就有人大代表提出了有关这方面的建议,如湖南岳麓建设集团董事长吴建萍提出的《关于大力推广风能、太阳能小型化综合应用的建议》。
她说,目前国内诸如中科恒源科技股份公司在风能、太阳能小型化综合应用方面取得了很好的示范效果,与建设大型风电等相比,风能、太阳能小型化综合应用更具优势。
建言:政策应予倾斜
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发展推广新能源小型化的综合利用,那么就会对整体电网的需求减少,可以直接代替来自大电网的化石能源。
据了解,很多国家的新能源发展都是采取分散式方针,比如在北欧一些国家,风电机组遍地开花,大都直接接入供电系统
吴建萍在给记者发来的短信中说,近几年来,国家新能源政策重点在大规模的风电和光伏电站上,但是对新能源的小型化利用上忽视已久。
她说,我国在新能源小型利用方面的技术日臻成熟,有些已处于国际领先水平,但没有得到广泛应用。她以目前发展较快且应用前景较广的风光互补离网储能供电系统为例说,“没有风时它可以通过太阳能发电;有风无光时则通过风力发电机发电;风光都具备时,可以同时发电。”
记者了解到,风能、太阳能小型化综合应用也开始应用于智能交通系统、森林防火监控、提水灌溉、安防监控、通信基站供电等领域。
市场潜力巨大
现在业界的共识是,与大型风电、大型光伏电站相比,风能等小型化综合应用更具优势。
吴建萍认为,“大型电站建设投资规模大,占地面积大,建设周期长,多位于远离用电负荷的大西北等工业基础薄弱、电网支撑体系较差的地区,所发电力无法就地消纳;远距离输送面临并网技术、长途损耗等短期内无法破解的难题。”
而风能、太阳能小型化综合应用投资相对较少,建设无需占据大量土地,每套系统均为离网独立供电,所发电力能就地消纳。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