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新能源汽车产业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布时间:2012年4月26日 来源:

....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已经于4月18日经国务院常务会议讨论通过。《规划》明确提出要以纯电驱动为汽车工业转型的主要战略取向,当前重点推进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产业化,推广普及非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节能内燃机汽车。


  根据《规划》,争取到2015年全国纯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累计产销量达到50万辆,到2020年超过500万辆。


  新能源汽车是一场汽车产业变革。它的变革之大,可能远远超过乔布斯的“苹果”。因此,未来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资金投入,也许不亚于建设高铁。面对天文数字的巨大投入,中国发展新能源汽车有以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充电站、充电桩、充电设备包括插头、接口、锂电池等国家标准。我们应当汲取手机行业的教训,不同品牌的各类手机自搞一套充电器,其浪费之惊人,无法细说。据说,目前中国刚刚起步的新能源汽车,缺乏国家层面统一的技术标准,不仅电池尺寸大小不一,有的连充电接口都不相同。国家有关部门需要早研究、早动作、早出标准,不要等到全国到处大规模上马生产新能源汽车以后,才在这方面加以重视和制定标准,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和浪费。


  二,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要有理、有利、有节。2010年6月,国家确定在上海、长春、深圳、杭州、合肥5个城市启动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纯电动汽车每辆最高补6万元,深圳则以地方之力将补贴标准追加到最高12万元。无论是国家补贴还是地方追加补贴,都对促进新能源汽车加速占领市场有重大作用。但补贴也要量力而行,适可而止,新能源汽车也是汽车,用纳税人的钱大量补贴开车人,对不开车、不买车的人显得不够公平。


  三,政府公务车要带头使用新能源汽车。1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今年政府信息公开重点,特别提到中央部门要细化“三公”经费的解释说明,公开车辆购置及保有量等。新能源汽车在进入千家万户之前,首先要政府部门带头使用,除特别情况外,各级官员公务用车都应当随着旧车的淘汰,一概更换新能源汽车。


  据报道,截至目前,上海地区纯电动汽车私人购买量为40辆左右,在上海电动汽车示范区内建成充电桩93个,而2011年设定的目标为销售近千辆,建成充电桩700多个,实际与目标大相径庭。对刚刚通过的《规划》制定的2015年50万辆、2020年500万辆产销目标,有不少人持审慎乐观的态度,认为“难度不小”。其实,只要全国公务车今后都使用新能源汽车,我看2015、2020年的目标实现起来“难度不大”。别看各级官员都喜欢坐超标车,但还是很注意下级服从上级的,如果上级官员带头示范坐新能源汽车,下级官员一般有样学样,也很愿意与上级“坐骑”保持一致。上周,全国政协副主席、科技部部长万钢亲自试驾了加速性能优越的北汽新能源车,这是一个非常鼓舞人心的开始。我们乐见更多的官员都坐上新能源汽车。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