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高层动态 » 正文

国务院参事刘秀晨:建设低碳城市 打造城市园林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3日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

  刘秀晨,第九、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国务院参事。长期从事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主要设计作品有北京国际雕塑园、石景山游乐园、世纪坛公园、古城公园等。
 

  建设低碳城市,推进绿色增长


  记者:随着北京“低碳CBD”的提出,建设低碳城市已成为北京的发展目标,您如何认识北京建设低碳城市的意义?


  刘秀晨:低碳经济的实质就是用低的能源消费、低的排放和低的污染来保证国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从长远来看,可以实现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应对气候变化。当前,人口、交通、环境、能源等仍是制约北京可持续发展的瓶颈,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从“绿色奥运”到“绿色北京”,北京在低碳城市建设方面集聚了重要的优势资源,已经具备了建设世界级低碳城市的条件,因此,政府要将推进绿色增长作为调控经济的基本方向,企业加快产品升级,市民从点滴做起,推进生活方式的转变,为节能减排做贡献。


  在实施人文、科技、绿色北京战略中,北京开始实施郊区11个万亩滨河森林公园和一系列郊野公园的建设。这些庞大的生态建设工程项目是北京城市发展的重头戏。


  从北京看全国,可以说,如今的园林正走向多元、开放、包容,已成为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手段,是建设低碳城市,推进绿色增长不可或缺的构成,成为宜居城市的首要条件和重要基础。


  亲近公园绿地,改变城镇人的生活


  记者:公园发展到今天,和人们的生活已经密不可分了。


  刘秀晨:的确如此。谈起公园的变化,我们这辈人有切身感受。新中国成立之初,公园还是城市的奢侈品,甚至许多城市一个公园也没有。我们小时候“逛”一次公园很不容易,甚至要写一篇作文大谈感想。记得30年前,为了让孩子坐上一次中山公园的旋转木马,也需要在排队的“长龙”中等上一个多小时。


  公园作为现代城市的一个里程碑,今天已走进千家万户,亲近公园绿地已成为城镇人的一种生活方式。人们早晚健身、散步、舒缓情绪都离不开公园这个环境朋友,甚至有人把去公园健身看得和吃饭一样重要。公园成为城市的必需品和城镇人的重要消费,公园景区的优劣,也早已成为人们品头论足的“靶子”。人们谈论它,品评它,离不开它。浓绿浸润着心田,花海升华着情感,我们已经进入了“享受公园”的新时代。外地人包括外国人一说起北京,总是要提及颐和园、天坛、北海、动物园等等,可以说,从某种意义上讲,公园已成为一个城市的形象代表。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