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行业要闻 » 正文

水域十二五规划制定 环保部问计河湖污染治理

发布时间:2009年11月7日 来源:经济观察报

....

  尽管中国在过去六年中先后投入近1000亿元资金治理河湖污染,也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上周参加“世界湖泊大会”的一些专家仍然表示,中国的水污染状况仍然在继续恶化。


  此前中国多地爆发的“血铅”等环保恶性事件再次引爆河湖污染危机。为此,环保部正在加紧制定《重点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二五”规划》。官方的环保专家称,中国的治理河湖污染工程目前面临着一系列的体制和机制性障碍,这个规划将试图打破这些障碍。


  而中国的环保官员们还希望借助持续近一周的“世界湖泊大会”这个平台,向国内外1000多位水环境专家问计河湖治理,寻求破解“发展型污染”魔咒的中国之路。来自滨河滨湖省市的十多位地方行政首脑亦被邀请到会场“晒经验,商对策”。


  专家们告诫中国政府,河湖治理将是一项长期的工程,“可能需要一百年”,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来自岳阳、九江、无锡等治污一线的地方官员们,则对于中国河湖治理的体制性障碍表示了不满。


  11月2日开幕的第十三届世界湖泊大会上,环保部部长周生贤表示,中国遏制了水污染加剧的趋势。从2004年开始,中国政府对中国境内污染状况严重的三条河流(辽河、海河、淮河)和三座湖泊(太湖、巢湖、滇池)进行了持续治理,先后投入了近1000亿元的资金。


  江苏省水利厅一位负责人称,经过治理,太湖蓝藻的爆发频率和强度已经有所降低。


  不过,并不是所有人都认可污染形势得到遏制的说法。“这可能会误导公众,认为湖泊治理可以一蹴而就。”江苏省内一位权威的湖泊治理专家对记者说,事实上,“太湖目前每10年水质就会下降一级。”


  国家审计署10月28日发布的一份审计报告也称,历经6年时间、投入近千亿元资金的“三河三湖”治理工程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中国整体水质仍然较差。


  “直到目前,我们还没有摆脱九龙治水的尴尬局面。”来自安徽巢湖、江苏太湖等流域的地方水利和环保官员私下对记者说。


  流域协调的问题困扰着治污一线的官员和专家们。江苏省水利厅的一位官员就表示,治理太湖过程中,“最头疼的就是跟兄弟省市协调,扯皮的事时有发生。”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