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河北省武安市一中央企业下属的两家国有铁矿非法排放尾矿浆,造成下游一民营矿山企业透水关停;其中一家将尾矿排入附近的河道,河滩农田被占,环境严重污染,附近村民上访不断。武安市有关部门坦言,对于此事,当地政府部门不是不知道,但却管不了。(经济参考报10月15日报道)
面对非法排尾,当地政府称对方是央企“管不了”,而受污染之害的老百姓又“告不倒”,从表象上看,其中并没有多少秘不可宣的猫腻,而是当地的村官“中了招”,吃人的嘴软,拿人的手软,村官与群众各执一词,这官司还怎么打?
违规铁矿的非法排污和事先“下套”,在高村副书记陈其林眼里却是一种“支持”——“第一、按照协议约定,尾矿排在高村村北的河滩上,每立方米向村里支付1.6元的排放费;第二、村里办起一个选硫厂,可以从尾矿里选出硫矿,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收入;第三、尾矿渣排在河滩上,盖住了裸露的鹅卵石,可以植树造林,绿化环境。”很显然,这第三条不靠谱,只是凑个“支持”的点数,而前两条却是看得见、摸得着的真金白银。
对此有两点质疑,一是既然有了不菲的“排放费”和废物综合利用的硫矿收入,那么全体村民都应是受益者,那么,他们为何还要不断上访?是老百姓并没有得到分文补偿,村官私分了这两笔收入,还是另作他用?二是这家铁矿在尾矿库未通过验收、未取得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前提下,胆敢直接向河道排尾,当地政府的相关职能部门是否也中了“招”,于是以对方尾大不掉为由作无可奈何状?
向河道非法排尾,危害是显而易见的,隐藏其中的利益链尚待揭开,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排污铁矿摆平的远不止高村村官,除了摆平了作为央企的社会责任外,还摆平了监管者的职责,法律的威严以及社会的公平,这确实值得反思。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