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10年1月是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0周年。实施西部大开发,加快中西部地区发展,是党中央从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在西部大开发1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为深入宣传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大意义,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充分反映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1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成功经验,本报开设“西部大开发10周年·省部长访谈”专栏,请中央有关部门和西部地区省区市主要负责同志,回顾成就和经验,展望西部地区的美好前景。
水利设施 明显改善
●10年来,中央在西部地区水利基础设施总投入达1270亿元,共解决9437万人饮水问题
记者:我国西部不少地区严重缺水,发展水利事业对于西部大开发有什么重要意义,这些年取得了哪些成果?
矫勇:西南地区水资源相对比较丰富,开发利用程度低;西北地区干旱少雨,水资源严重短缺,开发利用程度高。资源性和工程性缺水矛盾突出、水土流失和石漠化加剧、生态环境退化严重制约着西部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加快发展西部水利事业,对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0年来,中央不断加大西部大开发水利投入力度,西部地区水利基础设施总投入达到1270亿元,占同期中央水利投资的34%。开工兴建了尼尔基、百色、沙坡头、紫坪铺等西部大开发标志性工程,共解决西部农村饮水困难和饮水不安全人口9437万人;实施3324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大力推进灌区配套和节水改造及节水型社会建设,灌溉渠系利用系数从10年前的0.35增加到0.44,增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推进水土保持和塔里木河、黑河、石羊河等西北内陆河综合治理,加快流域生态修复力度,逐步恢复河流健康,再现生机。
节约用水 进展顺利
●2000年至2009年,中央投资89.1亿元安排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约40亿公斤
记者:有的地方一方面是缺水,另一方面是浪费水严重,怎样解决这一问题?
矫勇: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后,对于以工程性缺水为主要特征的西南地区,重点加强水源工程建设;对于以资源性缺水为主要特征的西北地区,把节水作为革命性措施,全面加强灌区节水改造,大力推行节水型社会建设。
2000—2009年,中央投资89.1亿元,共安排西部地区142个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项目。项目实施后,共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020多万亩,改善灌溉面积3900多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约40亿公斤,新增节水能力约70亿立方米。
自2002年3月,以水利部批复张掖市为第一个全国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为标志,节水型社会建设迈出实质性步伐。截至目前,已在西部地区安排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25个,通过示范和区域带动作用,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显著提高,用水增长速率明显放缓。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