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贵阳与中关村战略合作中的相关事宜,中关村管委会副主任白智勇接受了采访。以下为摘录:
问:开展区域合作是中关村发挥引领辐射作用的重要举措,中关村是否想借区域合作进行产业的布局和转移?
白智勇:具体来说,中关村之所以要开展区域合作,我认为主要有四个“需要”。第一,开展区域合作是中关村带头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和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的需要。中关村聚集了我国最优质的创新资源,肩负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排头兵的重任。开展区域合作,是中关村践行排头兵角色,发挥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作用的重要体现。第二,开展区域合作是中关村协同创新和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需要。创新需要开放,需要包容,需要参与到全国乃至全球的协同创新中去,吸收全国、全社会、全人类的智慧、思想和技术,实现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拓展市场空间,进行产业的科学布局,仅靠关起门来搞科技创新是无法做到的。第三,开展区域合作是中关村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企业做大做强的需要。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企业的快速发展,需要在全国乃至全球范围内对研发、生产、销售等进行跨区域、跨领域的产业合作和布局优化。因此,我们在开展区域合作的时候,更看重当地研发平台建设、科教资源、人才智力资源和创新环境等方面。通过产业合作和布局优化,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和企业做强做大。第四,开展区域合作是合作双方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需要。一直以来,中关村走的是一条高端高质高效的创新驱动发展道路。通过区域合作,一方面中关村能更好地进行跨区域的产业合作和布局优化,促进企业做强做大;另一方面外地合作区域可以借此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这是合作双方互利共赢、相得益彰的事情。
问:贵阳在中关村全国布局中是否具有重要意义?
白智勇:国家赋予中关村示范区的一个使命是示范引领、辐射带动,跟贵阳的合作正是中关村完成国家战略要求的一部分。目前中关村管委会已与全国多个地区建立战略合作关系,与合作区域共同搭建服务平台,针对合作区域提出的传统支柱产业升级、技术改造、生态环境建设等方面的需求,促进双方人才、技术、企业、产业等资源的有效对接,推动示范区与合作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结构调整。中关村与贵阳的合作是两个“国家级示范”的高位对接,是创新驱动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最佳组配。同时,贵阳作为西南重镇,是国家西部大开发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在中关村的全国布局中,贵阳意义重大。
问:在今后的合作中,贵阳的哪些产业会获得较快发展?
白智勇:从国家战略来讲,贵阳作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来建设,在节能环保、绿色产业方面会有很大的市场机会和空间,也有这方面的需求,所以必然能够得到较快发展。同时,在老三线年代,贵阳聚集了很多传统的制造业,现在他们可以利用到中关村的高新科技技术来进行升级换代,形成新的高端制造业。另外,围绕绿色产业和高端制造业的现代服务业,比如金融、技术成果转化的中介服务等领域,相信也会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