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正文

专家:大规模的地铁建设 有助城市走向低碳发展模式

发布时间:2009年12月11日 来源:中国广播网

....

  国务院近日又批复了22个城市的地铁建设规划,总投资达8820亿元,目前我国已有10个城市开通了31条城市轨道交通线,运营里程达到835公里。专家认为,大规模的地铁建设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严控投资的要求并不违背,而且有助于城市走向低碳的发展模式。


  刚刚结束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保持投资适度增长,重点用于完成在建项目,严格控制新上项目。很多专家分析,这意味着明年政府投资“铁路、公路等基础设施建设” 的力度将减弱。但在北京交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欧国力教授看来,大规模的地铁建设与此次会议的要求并不相违背。
  欧国力:首先这22个城市的地铁项目,今年上半年发改委就已经批复下来了;第二,这件事情的出台实际上还是在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在国家刺激经济的一揽子方案当中提出的,所以它和此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是不违背的。


  欧国立还认为,地铁投资不只是出于拉动经济的考虑,而且对城市走向低碳的发展模式以及环境保护都有着正面作用。


  欧国力: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当然一方面能够拉动经济,另外一方面,我们在城市化过程当中也确确实实需要轨道交通的建设。我们能够看到,在北京、上海、广州这些大城市,甚至一些二线城市,交通拥堵越来越明显,所以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城市必须做的一项功课,这件事情越早实施对城市的发展越好。此外,它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模式还会有好的作用,轨道交通排放量较小,而且客运量大,对城市的环境污染小,所以也符合现在低碳经济的要求。


  国务院批准地铁建设有3项指标——城市人口超300万、GDP超1000亿元、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100亿元,我国目前大约50个城市达标。对于为什么是这三个指标,欧国立做了分析。


  欧国力: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投资量非常大的行业,以北京为例,这么多年建设地铁的投资,平均每一公里是3到7亿元,这就要求你这个城市有相应的经济能力来支撑项目的发展;其次,城市轨道交通又是大容量的交通工具,所以城市一定要大到一定的规模,修这种交通方式从经济上才合理,也就是说,有足够的客流能够载运;第三,城市轨道交通也是一种具有公益性的交通方式,从世界各个城市的情况来看,很少有盈利的,那就需要政府一定的财政补贴,所以当某个城市财力不是特别雄厚的情况下,可能还维系不了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


  此外,欧国立分析说,大规模的地铁建设受益最直接的就是车辆制造业。到明年,我国城市轨道数量将达到55条,仅车辆需求就达360亿元,与此伴随,我国相关的自主产权技术也将有长足的进步。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