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机布袋除尘器进风口的设计研究与环保产业的问题
单机布袋除尘器的进风口看似简单,其实里面有很大的学问,一台好的单机布袋除尘器必须要设计一个合理的进风口,单机布袋除尘器进风口是否合理直接影响着除尘器的清灰系统,我们在设计除尘器进风口的时候第一考虑到的就是均匀布风,其次就是根据除尘系统现场条件考虑采用哪种进风方式。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单机布袋除尘器各种进风方式的优缺点。
(1)下进风方式
下进气方式即含尘气流从箱体下部或者灰斗部分进入,由于气流突然扩散,流速骤然降低,一部分颗粒较大的灰尘受重力作用降落到灰斗内,之后,气流再经过导流板分布导向过滤元件,又有一部分大颗粒的粉尘直接沉降,因此减少了对滤袋的磨损,减少了粉尘颗粒在除尘布袋上的沉积,延长了清灰的时间间隔;但当采用反吹风清灰方式时,被清灰的颗粒物的沉降方向与清灰气流的方向相反,这不但阻碍了烟尘的沉降,而且在反吹时将会产生"二次扬尘"影响清灰的效果,特别是在采用长布袋时,这种现象更为明显。当然,下进风方式结构相对简单,造价也较低,是一种被经常采用的方式。下进风方式见图1。
(2)侧进风方式
侧进风方式一般都是使用在外滤式袋式除尘器中。美国埃罗帕尔斯公司研究开发了全侧向进气方式,该方式也有比较明显的优点。图2就是采用的全侧向进气方式。在采用此方式时,含尘气体从箱体侧向进入进口烟道,再经过烟气分配装置侧向进气,均匀分配含尘气体,可对大直径的固体颗粒进行粗分离,因此避免了对滤袋的直接冲刷,保护了滤袋,也提高了整个除尘系统的效率和耐用性;而且,由于是侧向进气,则产生的气流上升速度较低,当粉尘从除尘器顶部坠入到灰斗的时候,再次被带走的可能性就相对减少了。美国某公司的经验还证明,在相同的过滤风速、相同的含尘气体流量及达到相同的除尘效率的前提下,全侧向进风比下进风的阻力损失小,从而可降低运行费用,减少了系统的能耗,节省了费用。图3是对于使用针刺毡滤料时,采用下进风和侧进风时两种方式的压力损失比较。
2013年我公司对布袋除尘器箱体侧进风装置进行了新的改进,其中包括布袋除尘器中箱体及相连的灰斗,在中箱体下部设有下进风口,并且在中箱体内设置下导流板与该下进风口配合。采用中箱体侧进风结构,从根本上解决了传统下进风所带来的二次扬尘、淸灰能力差等缺陷,且大大加长布袋长度,增加收尘面积,减少占地面积、适用于先进高效的在线淸灰系统。
(3)上进风方式
脉冲布袋除尘器含尘烟气从滤袋上方进入,下部排出的称为上进风方式。上进风袋式除尘器中,含尘烟气中粉尘的沉降方向与烟气的运动方向相同,因而在向下流动的过程中,无论尘粒的粒度如何,均有不被滤袋捕捉而落入灰斗的几率。上进风袋式除尘器在处理含超细粉尘较多的气溶胶(<3μm)时效果较好,并且设备的阻力较小。但是除尘器一般要设置多块花板,机构复杂,且不易调节滤袋张力,在灰斗中有停滞空气,容易积灰,由此会有水气发生凝结现象的可能性,而且清灰不方便,所以该方式己经逐渐被淘汰,现在已经基本不使用。行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袋式除尘行业中,民营企业占90%以上,小型企业居多,集中度不高,很多企业在低水平上重复建设,低价竞争影响了产品质量的提高、技术的进步和行业的健康发展。袋式除尘行业的进一步发展,面临着重新洗牌、企业重组联合的局面。行业协会鼓励、引导有实力的企业走上市融资的道路,有利于这些企业在行业内整合资源、并购重组,扩大行业集中度。
我国环保产业存在的问题
当前,我国的环境管理正从以污染控制为目标导向向以环境质量为目标导向转变;如何更好地支撑环境质量改善这个核心,环保产业任重而道远。我国环保产业虽然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仍难以完全满足国家环境保护工作的需求。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恶性低价竞争乱象加剧。低价低质恶性竞争现象尤为严重;环境监测数据存在造假现象;污染治理重建设、轻管理,设施运行达标率较低。
(2)创新能力不强。以企业为主体的环保技术创新体系不完善,产学研结合不够紧密,技术开发投入不足;具有原创性和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缺乏,部分关键设备仍需依靠进口。
(3)产业结构不合理。环保园区低水平重复建设现象严重;产业集中度低,龙头骨干企业相对较少;技术与装备的供给低端过剩与高端不足并存;商业模式不成熟,全方位服务体系尚未完善。
(4)市场要素不完善。法律法规不健全,缺乏执行力;政府干预过多,社会管理职能薄弱;地方保护、行业垄断现象比较严重;企业融资难度大。
沧州龙净除尘设备有限公司(http://www.hbccjx.com)销售锅炉除尘器、脉冲单机除尘器、锅炉袋式除尘器、单机除尘器等,选择除尘器时必须全面考虑一次投资和运行费用,如除尘效率、压力损失、可靠性、一次投资、占地面积、维修管理等因素,根据烟尘的理化性质、特点和生产工艺的要求,针对性地选择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