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绿色节能环保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行业新闻 > 人物访谈 » 正文

陈清泉:大力发展电动车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最有效途径

发布时间:2009年7月20日 来源:

....

  7月13日,2009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来自国内外主要的新能源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的代表以及国内研究机构、协(学)会的代表共计100多人参加了本次论坛。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中国电工技术学会名誉理事长沈烈初,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清泉,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助理秘书长杜芳慈,中国工程学会电动车分会理事长、清华大学教授陈全世,北京理工大学副校长、863电动车重大专项组专家孙逢春等出席了论坛会并做了专题报告。

  虽然我国电动汽车产业目前进入了一个最好的发展时期,但机遇和挑战并存。发展电动汽车产业还有待在电池系统集成关键技术,产品、整车成本及运营经济性、基础设施建设等重大技术及产业发展总体战略和路线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这次论坛以“机遇、发展、挑战、对策;为主题,重点对电动汽车的技术路线和产业化路线、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战略、电动车发展的技术瓶颈及对策以及电动汽车经济可行性、电池系统集成关键技术、动力电源系统和基础设施、电动汽车整车和控制等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了交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陈清泉认为,要成功开发新能源汽车必须依赖于正确的技术路线和产业化路线。已经有30多年电动汽车研发经验的他在这次研讨会上,向业界发表了他对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技术路线和产业化路线的看法。陈院士认为,降低成本、减小体积和减轻质量、提高性能和加强各有关方面的联盟是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成功打入市场的关键。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制造商必需和政府、关键零部件商、能源公司、院校、用户等形成战略联盟,互相支持。同时,还需要解决一些相关问题,比如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的用户可以得到什么政策优惠或其他好处?对社会而言,可以带来什么样的环境效益?与传统汽车相比,具不具有驾驶乐趣或有没有任何负面的影响?他认为,为了有效地减少CO2排放和降低对石油的依赖,政府采取适当的立法措施和奖励措施是必不可少的。目前,影响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打入市场的主要因素包括燃料价格、法规和税收、地方立法、购买动机、驾驶者的环保形象以及公共教育等。

2页 当前为第 1[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官方微信号:chinajnhb)
(扫一扫,节能环保信息随手掌控)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