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水博
最近,见到人民网记者赵永新撰写的质疑鱼类专家支持建设小南海水电站的一篇文章,非常让人感慨。为什么非常了解鱼类问题的鱼类专家们对鱼类保护的态度却与环保组织和记者掉了个位置?其中的奥妙何在?在此,本文将针对赵记者的这篇《“腰斩”40种珍稀鱼类生路 小南海水电站非建不可?》(下称赵文)文章进行必要的点评分析。
小南海电站真的会“腰斩”40种珍稀鱼类生路吗?
赵记者“腰斩”40种珍稀鱼类生路的说法是一个非常有想象力的发明。不过,这个谎言编造的水平实在不太高明。仅仅通过赵记者文章的本身,我们也不难发现这种说法的虚假性。赵在文中自己曾解释说“论证中的小南海电站位于三峡之上、向家坝之下,位于保护区缓冲区下方2.5公里处的实验区内”。我们对比赵文所提供的地图,就不难发现。这个“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三峡水库之上,向家坝大坝之下,总长约350公里。然而,拟建的小南海水电站不仅没有建在该保护区内,而且,距离该保护区的缓冲区的边界还有2.5公里之远。赵记者的文章和地图已经标明,电站分明是建在保护区之外,所谓“腰斩”之说,纯属无中生有的煽情。如果按照这种保护区以外建设大坝也要“腰斩”所有珍稀鱼类生路的逻辑,那么三峡大坝、葛洲坝大坝岂不早就已经腰斩了长江所有珍稀鱼类的生路吗?
话又说回来,如果保护区外建水坝也要“腰斩”,我们还建立保护区有什么用呢?难道只有立法规定所有的河流上都不能建水坝,才能不腰斩珍稀鱼类的生命吗?然而,至今为止全世界没有一个国家这样做,可是谁也没有发现哪个水坝能有这么大的本事,“腰斩”了所有珍惜鱼类的生路?看来赵记者和中国伪环保组织如果不是天才的幻想家、发明家,一定就是天才的造谣专家。要不然,他们当年怎么能用怒江最后一条生态江的谎言,欺骗了全中国甚至全世界的所有人呢?今天他们又在如法炮制的来对付长江了。(这位赵记者就是当年的造谣文章“为子孙后代保留一条生态江”的执笔人)
保护区也有假冒伪劣
赵文说“据初步调查统计,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域内共栖息有鱼类189种,其中珍稀、特有鱼类40多种,占整个长江上游珍稀、特有鱼类的30%以上。白鲟、达氏鲟和胭脂鱼3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鱼类,云南鲴、中臀拟鲿、长薄鳅、岩原鲤等9种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名录》。”。我们对赵文的这种说法,应该特别加以补充说明。这个数据几乎可能是根据人类有史以来的历史纪录。恐怕早已经不是我们今天的长江上游的真实情况了。
这里我们不妨向大家讲述这样一个真实的故事。按照赵文所叙述的“国务院在2000年4月批准建立长江合江——雷波段珍稀鱼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其 范围为长江的合江至雷波间的金沙江和长江干流江段,主要保护白鲟、达氏鲟、胭脂鱼40多种等珍稀鱼类。”。但是,在我们建设溪洛渡和向家坝水电站的时候,有关人士高度怀疑保护区内主要所保护的“白鲟、达氏鲟、胭脂鱼”三种鱼的真实存在,曾经悬赏50万号召当地渔民打捞到其中任意一种。然而,几年下来,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人打捞上来过一条。虽然目前我们还不能肯定地说保护区要保护的这些珍稀鱼类品种,其实已经不存在了。但是,对比去年某地区林业部门华南虎造假事件,我们也不能排除某些鱼类保护区的建立,可能具有某些部门的利益驱动。自然保护区也会有假冒伪劣。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