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大中城市上调了水价或正在准备上调水价。涨价与环境成本增长、“洋水务”介入有关
怎么上涨
单一调价还是阶梯累进?
涨完之后
不会忽视保护弱势群体!
今年上半年,全国大中城市居民用水价格“涨”声一片,触发社会对价格波动的敏感神经。
网民们很容易就把全国十几个城市要涨的水价,与刚刚陪客吃饭饮酒过量而突发心脏病死亡的武汉新洲区水务局副局长联系在一起。“醉”死的局长与上涨的水价,这代表了走过听证会等程序的水价虽然有着合法的外衣,但却普遍受到是否合理的质疑。
水价上涨的动因究竟是什么?是资源的枯竭?是外资的阴谋?还是把自来水公司的亏损转嫁到市民的头上?对此,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为什么涨
根本原因
环境成本增长
作为参与政府水价改革方案设计的专家之一,清华大学环境系水业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傅涛说,水价上涨的根本原因在于环境成本的增长。他举例说,污水处理这几年发展很快,全国范围内修建了近两千家污水处理厂,“污水处理率从以前的30%,提高到目前的50%,但由于水价过低,导致污水处理厂普遍亏损。”
世界银行建议一国居民用水开支应占其可支配收入的3%至4%,而中国目前的水平不足2%。同时,因为国内用水等资源类产品价格偏低,工业企业可以依靠低成本维持生产,不利于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傅涛据此认为,中国目前居民用水价格还存在较大的上涨空间,居民要做好水价继续上涨的心理准备。
深层原因
外资制造上涨?
记者了解到,随着2002年中国首次对外资开放供排水城市管网,不少城市的水务领域都已有外资参与经营。而在此番涨价中,几乎有外资进入的地方都出现了水价上涨,因此很多人士认为水价上涨与外资有关。
上海浦东威立雅自来水有限公司是法国水务巨头威立雅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成立的第一家中外合资供水企业。“合作7年以来,我们从来未调整过水价,对此,外方股东强烈不满。”该公司一中方员工表示。
清华大学的调研显示,有无外资介入与水价上涨并不相关,但记者发现,外资水务公司在中国的攻城略地确实影响了水价体系。特别是在“洋水务”进入中国的初期,地方政府出于“引资冲动”的心理,与洋水务们签订了不切实际的合同,带来了自来水企业的巨额亏损,为了填补黑洞,涨价就成为政府和自来水企业的救命稻草。
在一些城市举行的听证会上,一般都是提交两套调价方案:一是单一制调价,即水费按水量与单价乘积计算。二是阶梯式累进制调价,即以居民户表为单位,实行三级定额阶梯式水价体系。
兰州市消费者协会副会长赵宏国认为,为了节约用水,最好的办法是实行阶梯水价,即核定一个基本用水量,基本用水量以内的不涨价,超过的部分实行超量累进加价。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