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者 按:作为总裁,康树春2006年才开始在中国国际海运网的平台上使用“金牌订舱”这个在线订单业务操作系统。
热心于网络的康树春关注的不仅是网络本身,他更关注的是如何通过他建造的——中国国际海运网,给他带来的强大利益。
11月7日,大连。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网迷”康树春用长达20分钟的时间,对着前来参加享有“海事达沃斯”美誉的“2008国际海运峰会”的许多国家的政府机构、国际海事组织、航运、造船、港口、贸易、金融界的500余位高管、专家学者,推介着中国国际海运网的“金牌订舱”模式。
作为总裁,康树春2006年才开始在中国国际海运网的平台上使用“金牌订舱”这个在线订单业务操作系统。“当年,我们的在线订舱集装箱销量达到了30万。07年我们达到了100万集装箱,2009年我们预计会实现300万集装箱的订量,2010年是我们真正市场运营的一年,我们希望达到400万集装箱的采购量,达到占有国内海运市场3%的份额。”康树春告诉所有的中外来宾。
康树春和他的中国国际海运网
1985年大学毕业后的康树春,最早被分到锦州石化,并以公派学者的身份到美国学习了两年国际经济学,回国后,经历几番辗转周折,1996年,康树春创业成立了大连泰隆化工公司,开始了在外贸领域的艰难创业之路。
康树春回忆说:虽然我在1996年底亚洲出现经济危机前,也就是创业前学到了很多经验,但创业是很艰难的,好在我这人的信念很坚定,历经六年时间的苦心经营,泰隆化工终于走上正轨,开始在大连的外贸领域占有一席之地。
然而就在2002年,公司的生意越做越红火的当口,泰隆化工这个名头却被康树春改成了泰隆精软方案有限公司。“其实外人看好像是突然,对于我来讲是一种必然,国际贸易虽然说日益在增长,但它的竞争也在增长,贸易商的地位他越来越处于一种不利的地位,竞争应该是很激烈的,我在前几年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公司发展得应该说是非常好的,公司无论是在管理方面市场方面和我们的公司的运营方面,应该做得非常好的,但是我们现在也看到了未来的竞争,另外也是市场的需求,因为我们做国际贸易,国际贸易和国际海运它是紧密相联的,所以我毅然决定我们投资软件行业,开发我们的国际海运网。”康树春这样介绍中国国际海运网的“出生背景”。
康树春回忆说:“那个时候,电子商务应该还是一个新生的事物,虽然它前几年经过了一个泡沫期,人们对电子商务有不同的理解,甚至有些担心或者是怀疑,但在我看来,未来的国际贸易中,电子商务是大势所趋,就是说不管你接受不接受它,它是世界的未来,我们每天有大量的客户来浏览我们的网站,也有相当的客户来进入我们的网站准备注册成为我们的会员。
康树春承认:“当时,准备成为我们注册会员的人很多,但是谈到费用的时候他们却很难接受,人家当然会要思考对我的海运网投资付费值不值了……”,“不过还好,我们首先做的是第三方海运物流这个群体和外贸之间交叉的这部分的业务,这部分业务的模式应该说在国内是首创,因为国际贸易的运输它是通过船来运输的,但是船东他并不直接跟外贸去接触,比如说一个船东他有他的船代,船代要委托他的货代,货代跟货主进行直接的联系,那这样货代会提供一些相应的服务,比如说是报关,仓储,短运,同时他的上游他跟船代或者是船东进行联络,进行配仓配载等一系列的服务,而且第三方海运物流群体,他的发展的空间也是非常庞大的。所以,很快有很多客户找上门来。”
从那时起,康树春就对海运网的前景充满信心:“我们一定在时间方面要掌握这个商机,不是大鱼吃小鱼,是快鱼吃慢鱼,就是说谁快谁就能抢到市场,谁快谁就能抢到市场的领先的地位,比如说我们的国际海运网,我们当时跟亚洲商网合作也好,或者是跟北京国际商务中心有意向合作也好,那都是我们在做战略性的工作,对产品有战略性的调整,目的就是让我们的产品更符合于市场,更有发展潜力,更有前瞻性,这个计划最终是好是坏只有让市场去检验,现在证实,我们的产品是最优秀的,我们的公司也是最好的IT公司。
金牌订舱的发端背景
有资料表明,全球的国际贸易90%是由国际海运来完成的,60%的行业与国际海运息息相关。2007年,中国港口的吞吐量已经达到了64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突破了1.1亿标准集装箱,连续四年居世界第一。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和航运大国,中国海运存在5000亿美金的巨大市场。
“但是,一个数字让我们忧心忡忡,中国物流总成本占整个GDP的20%,比发达国家高10%.”康树春这样解释目前中国物流业的现状。据麦肯锡统计,中国运输同样的电子产品和粮食,要比美国多出40%—50%的运输成本。“如果不解决这个问题,中国要解决由贸易大国、运输大国向贸易强国和运输强国发展,要突破这个瓶颈有很大的困难。因为物流不是效益,物流本身是没有任何使用价值的成本和消耗的。但是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现象,就单项物流成本来说,中国几乎每项都低于发达国家,比如说劳动力的成本、仓储成本、海运费等等都低于发达国家。但是为什么中国的综合物流成本却反而比发达国家高这么多呢?我认为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整个产业布局不合理,没有形成很科学的供应链的体系。”
康树春还认为:“第二方面的原因是国内的供应链和产业链没有进行科学的配置,物质流通业、商业流通业、仓储业、交通运输格局出现严重的错位。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没有形成有机化的系统工程。”
康树春说,解决物流成本高、效率低的最便捷的手段是要建立现代综合物流体系,而现代综合物流体系的核心应该就是电子商务。
康树春进一步解释说,正是在这样一个大的外部市场和市场需求的环境下,中国国际海运网的平台开始产生,中国国际海运网成立于2003年底,到现在有5年的运营时间,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海运的电子商务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实现低成本、高效率,建立国际化标准的解决方案的平台,这个系统要实现数字化的目标就是降低物流5%的成本。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