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叶莺掌纳尔科帅印,以往的旧部也跟随其前往,整个新闻发布会的一个环节,就是其旧部的登台亮相。
华丽转身
似乎非常容易理解,现场的记者为何把焦距对准叶莺深厚的人脉关系,这或许也是纳尔科公司最看重叶莺的地方。
叶莺对此并不避讳,她对记者说,“现阶段,官员的更新速度很快,一些省份,只有省长还认识,下一个级别的官员就不太认识了。”叶莺有物是人非的感慨。
200多名记者,都在等待一个提问的机会,此种状况下,叶莺非常娴熟地开始了点兵点将,首先是《人民日报》的一位先生,下来是中新社,而后则是按照区域划分,新疆、山西、厦门……
几个官方媒体的提问揭开了蒙在纳尔科公司头上的面纱。纳尔科公司是一家跨国企业,成立于1928年,已经植根中国市场30多年,从事的是水、能源及空气处理等领域。它是去年金融风暴中“股神”巴菲特投资的4家公司之一,但其在中国市场的营业额只占全球营业额的4%。
方华德毫不掩饰自己对中国市场的野心。
“邀请叶莺出任副总裁的目标是让公司在中国的业绩5年内翻番,使中国成为公司在全球的第二大市场。他表示,希望有朝一日,中国能成为其全球第一大市场。”方德华此一席话,在现场的记者看来,更多的是对叶莺的期望。能帮助纳尔科公司在中国市场实现其野心,叶莺无疑是最合适的人选。有一个需要交代的细节是:叶莺在1997年加入柯达时,缺乏行业经验,但这些并不妨碍她在柯达的成功。她仅仅用了一年时间,就促成了“98协议”。
2003年,同样是在叶莺的运筹帷幄下,柯达与乐凯胶片联姻,柯达以1亿美元现金和其他资产换取乐凯20%的股份。凭借这一结盟,两者的市场份额合计超过国内胶卷份额的70%以上。
显然,柯达的辉煌成为叶莺再一次华丽转身的资本。新职位下的叶莺将主要负责打通纳尔科和政企之间的关系。叶莺来到纳尔科的主要任务就像当年加入柯达一样,要承担起开辟中国市场的重任。
是非功过
人生处处皆有意外。一场履新的发布会因为一个问题氛围发生了变化,有7分50秒的时间,叶莺当着纳尔科公司众多高层的面,在记者的追问下诉说自己在柯达功过,表情尴尬。
由于叶莺的运作,在全球市场上,被富士打得晕头转向的柯达终于在中国找回了尊严。在喜气洋洋的高歌猛进中,柯达正面临着一波竞争的暗流———数码影像的兴起。
2003年9月,柯达宣布进军数码领域,实施重大战略转型。2004年,柯达亏损1.13亿美元,2005年亏损7.99亿美元,2006年亏损3.46亿美元。2009年4月30日,柯达第一财季亏损加大,预计2009财年营收将下降12%~18%。
伴随着下行的数字抛物线,柯达的人事亦有更迭。2005年,一直对叶莺十分倚重的邓凯达亦因战略失措而离开柯达。业界有人甚至指责,正是因为投入巨资收购中国的胶卷企业,并对此寄予了过大的期望,部分影响了柯达全球业务的转型。如果此论成立,那么,战功显赫的叶莺竟成“罪人”。
2006年初,叶莺曾写下了这样一段话:“回首过去一年,我们打过了为数不少的小胜仗,也有些行业策略的大斩获。但是举眼前望,似乎看不到何处是成功的终点。”
叶莺为何要离开柯达,早已不是秘密,发布会现场没有记者对此揪着不放。
叶莺离职的新闻对于业界来说,是失眠者静待落下来的另一只靴子。追溯到2007年的11月23日,柯达与乐凯20年的婚约在仅仅4年时间内就宣告失败,损失近亿元,出售其持有的乐凯20%的股份。
在业界看来,这条新闻意味着两层意义,其一,作为一家名列国资委大型企业序列的国有公司,乐凯将成为近年来产权清晰化改革力度最大的公司之一;其二,柯达在中国历时10年之久的全行业购并战略宣告失利。而叶莺是这一战略的执行者。
业内人士表示,柯达在从胶片到数码的转型中失去了先机以致业绩下滑,是叶莺离职的主要原因。如此一来,她与柯达的缘分也已到头。
叶莺告诉现场的记者,柯达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彭安东先生在给叶的一封信中感谢叶尽忠职守为柯达所做出的贡献,并会在上海一起共进晚餐。
至于“在柯达是成功,还是失败”,叶莺对记者说:“这种判断不应该由我自己来说。中国有句话叫作‘盖棺论定’。你等吧,等我盖棺的那一天,让人家来论定这一段历史。”
不是最后的玫瑰
尽管过程与结果呈现出某种悖论,但整个过程中的叶莺,充满了谜一样的魅力。
叶莺自小就以美貌出名。因为其父钟情兰花,有人便将叶莺形容为“兰蕙美人”。对于上天赐予的这份资产,叶莺有自己的看法,她说,“外表好看的人,向来是有几分便宜的,但命运肯定不会一路给你开绿灯。有时候美会变成了阻碍,太自以为美的人,很容易被蒙蔽,于是妨碍了自己把最好的东西发挥出来。”
叶莺美,美得张扬。她不仅把自己打扮得光彩照人,漂漂亮亮,而且称“我的裙子很短,我的高跟鞋很高”。
她说:“一般在男人的圈子里,女人要改变,戴金丝边眼镜,把头发绑起来,或者怎么样。但是我从来不需要改变,也没有必要改变。我怎么样打扮并不影响我是否有资格做CEO,或者做大使。”她说自己有1000件衣服,1000双鞋子。
她坦陈选择纳尔科并非名和利,“转会费我有选择,有更多的会费,也有可以加入更大公司的选择。我的选择是很多的。我为什么选择纳尔科,就是只要有一息尚存,我必定从吾所好。”
父亲的过世或许对叶莺来说意味着一个新征程的开始。叶莺两个月时母亲过世,父亲此后再未续弦,独自将女儿抚养成人。父亲对叶莺的影响非常深远。去年9月份,年逾九旬的老父逝世,让叶莺自省已走过的路,及余生还可以做什么。
而另一际遇也让她深有触动。作为沃尔沃的全球董事,叶莺赶赴瑞典开董事会。沃尔沃董事会主席告诉叶莺,“你回去后一定要告诉大陆的朋友们,不能再盲目争取经济的发展,这对于环境的破坏太厉害了。”
已经61岁的叶莺,依然坦诚。加入柯达之时,叶莺曾表示,柯达不是自己生涯的“最后一朵玫瑰”。对于加盟纳尔科,她亦做相同的回答。
叶莺说:“波神送我看斜阳,浪里露宿又何妨。我已经进入生命的秋天,就算是在风里浪里露宿又何妨。”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 绿色节能环保网 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 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 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